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环境监测系统解决方案.docx
文件大小:47.6 KB
总页数:26 页
更新时间:2025-06-26
总字数:约8.73千字
文档摘要

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

第1页共26页

环境监测系统-微观站

解决方案

目录

\l“_TOC_250020“一、背景描述 4

\l“_TOC_250019“工程背景 4

\l“_TOC_250018“建设依据 5

\l“_TOC_250017“相关技术标准标准 5

\l“_TOC_250016“二、方案概述 6

\l“_TOC_250015“三、系统介绍 7

\l“_TOC_250014“系统概述 7

\l“_TOC_250013“总体架构 7

\l“_TOC_250012“系统功能 8

\l“_TOC_250011“四、系统特点 9

\l“_TOC_250010“五、系统构成 10

\l“_TOC_250009“系统构造 10

\l“_TOC_250008“系统硬件终端 10

\l“_TOC_250007“硬件介绍 10

\l“_TOC_250006“主要技术参数 13

颗粒物监测单元 14

气象监测单元 15

噪声监测单元 17

紫外线监测单元 18

太阳能供电单元 18

数据采集处理单元 21

\l“_TOC_250005“解决方案

技术特点 21

布点方案 22

\l“_TOC_250004“六、视频融合 23

\l“_TOC_250003“七、配套软件 24

\l“_TOC_250002“前台展现系统 24

\l“_TOC_250001“后台治理系统 25

\l“_TOC_250000“八、系统优势 26

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

第10页共26页

一、背景描述

工程背景

据调查,全国超过90%的城市居民表示每天不再只是查看天气是否有雨、温度凹凸那么简洁的气象,对于空气环境质量、光照强度、大气压力、风速噪音等都格外关注,到底是什么转变了人们的生活出行习惯?答案不言而喻。

随着全国两会对环保的提案和一系列环保政策的出台,聚焦民生的环境治理问题已成国家高度重视的热点议题。由于大气环境的污染恶化和雾霾天气的增多,经济高速进展造成的环境污染已严峻影响到生态经济可持续进展和人们的身心安康,国家环保消污减排的宏观方针早已不再是宣传口号,已切实落实到地方政策和规划建设中。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参考环保部印发的《大气PM2.5网格化监测点位布设技术指南〔试行〕》等四项技术指南意见的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热潮在各省市如火如荼,想防治先了解;所以,网格化环境监测体系的部署建设尤其关键。

网格化监测点位布设已有标准性的文件指导,但也存在区域化的差异,如何实现多种业态穿插污染监测治理,如何制定高排污热点网格区域的片区划分和治理标准,均是环保相关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

基于网格化检测布局的高密度性和掩盖范围广的特性,如何高效使用有限资源,降低综合治理本钱,如何通过网格化环境监测系统实现节约人力物力而到达降污减排的防治目标,如何实现大气环境防治的透明性,提倡民众的监视,加强绿色生态环境的建设,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建设依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假设干问题的打算》;

《国务院排污费征收治理条例》;

国家标准GB5748-85《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

卫生部行业标准WS/T206-2025《公共场所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测定方法-光散射法》;

《关于印发〈全国环保部门环境应急力量建设标准〉的通知》〔环发〔2025〕146号〕;

《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2025-2025〕〉的通知》〔环发

〔2025〕156号〕。

相关技术标准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25〕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标准》〔试行〕〔总局公告2025年第4号〕

《污染源自动监控治理方法》〔总局令第28号〕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2025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标准》〔HJ/T75-2025〕

《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掌握技术标准》〔HJ/T373-2025〕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标准》〔HJ/T193-2025〕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数据采集传输仪技术要求》〔HJ477-2025〕

《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