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解决问题》(说课课件)三年级下册数学冀教版.pptx
文件大小:1.91 MB
总页数:19 页
更新时间:2025-06-26
总字数:约1.61千字
文档摘要

解决问题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毫米和千米

目录03/04/说教学重、难点说学生情况01/02/说教学目标说教材05/06/说教学过程说教法学法

教学任务分析——课标解读教材内容:“解决问题”这一课时主要围绕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展开,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对毫米、厘米、米和千米等长度单位的认识,并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教材内容注重问题的多样性和实用性,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地位和作用:解决问题”这一课时在整个单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学生巩固和拓展长度单位知识的关键环节,也是学生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长度单位,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毫米、厘米、米和千米等长度单位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学生能够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学习“解决问题”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毫米、厘米、米和千米等长度单位的概念和换算方法,并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问题解决能力。然而,对于如何综合运用这些长度单位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此外,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认知水平不同,他们在理解和应用长度单位时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挑战。三、说学生

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学会分析和理解问题,找出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和条件。*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能够准确地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并进行正确的换算。*理解并应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特别是在涉及多个单位换算的问题中。四、说教学重、难点

情景教学法、操作法、演示法、观察法和讨论法动手操作、分类比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五、说教法学法

六、说教学过程活动三应用法则活动四课堂小测探究引入作业布置新课讲授课堂小结巩固拓展

新课导入北京173千米天津68千米北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在什么地方见过这样的牌子?

探究新知北京173千米天津68千米北你知道下面公路上提示牌的意思吗?

北京173千米天津68千米北汽车在这条公路上行驶,每小时不能超过70千米……汽车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叫做速度。

五一劳动节放假期间,红红爸爸开车带全家从石家庄到承德游览避暑山庄。上午8时出发,下午3时到达。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先计算出汽车行驶了多少小时……上午8时出发,下午3时到达;路上吃饭用了1小时;石家庄到承德的路程大约是540千米。15时15-8=7(时)7-1=6(时)540÷6=90(千米)答: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90千米。

练一练(教材P41T1)1.星期六,丽丽和爸爸、妈妈早晨7:30乘长途汽车去爷爷家。长途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10时30分-7时30分=3时225÷3=75(千米)答:长途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75千米。

(教材P41T2)2.(1)一辆从甲城到乙城的长途汽车,一般情况下,平均每小时行驶80千米,4小时就能到达。甲、乙两城之间的公路长是多少千米?80×4=320(千米)答:甲、乙两城之间的公路长是320千米。(2)某一天,由于天气不好,在路上用了5小时。这一天长途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320÷5=64(千米)答:这一天长途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64千米。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怎么样?你的同伴呢?(四)全课总结,学会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总结,不仅总结了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给了学生一次评价的机会,让他们通过自评、互评初步学会评价,实现了课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说板书解决问题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