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考试文化素质物理真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80分)
一、单选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关于粒子与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手捏面包,面包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B.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是可再分的
C.摩擦起电产生了电子,使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正负两种电荷
D.光年是一个很大的时间单位,常常用光年来测量恒星的生命周期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粒子与宇宙的知识。在微观世界中,汤姆生发现电子,证明原子不是不可再分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A选项,手捏面包体积变小是力的作用,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选项,摩擦起电不是产生电子,而是电荷转移。D选项,光年是长度单位,不是时间单位。综上,答案选B。
2、下列成语对声现象有着生动的描述,其中描述声音响度小的是()
A.引吭高歌
B.低声细语
C.悦耳动听
D.曲高和寡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声音响度概念的理解。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引吭高歌”表示声音大,响度强;“低声细语”表明声音小,响度弱;“悦耳动听”侧重声音的音色好;“曲高和寡”说的是作品不通俗,与人声现象的响度无关。所以描述声音响度小的是“低声细语”。
3、伽利略开创了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利用这套方法,他发现了落体运动的规律,他的理想实验研究为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B.在月球表面,羽毛和铁片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不同
C.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会受到外力的作用
D.做匀速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的作用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物理规律的理解。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必受外力,这是牛顿运动定律的重要内容。自由落体运动有严格条件,A选项错误。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相同,B选项错误。匀速运动可能受平衡力,D选项错误。所以选C,它符合物理学中力与运动状态关系的基本原理。
4、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A.乐器甲和乙发声的音调相同
B.乐器丙和丁发声的音色相同
C.乐器甲和乙发声的响度相同
D.乐器甲和丙发声的音调相同
答案:A
解析:A.乐器发声是由振动产生,音调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由题图甲、乙可知,乐器甲和乙发声的频率相同,因此发声的音调相同,A正确;
B.乐器发声的波形决定声音的音色,乐器丙和丁发声的波形不同,因此发声的音色不相同,B错误;
C.乐器的响度由振动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乐器甲和乙发声的振幅不同,因此响度不相同,C错误;
D.乐器甲和丙发声的频率不同,因此发声的音调不相同,D错误。
故选A。
5、一太阳能电池对一用电器供电时,电流为40mA,则在10s,通过该用电器的电荷量为()
A.0.04C
B.0.24C
C.0.4C
D.2.4C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电流与电荷量的关系。电流定义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即I=Q/t。已知电流为40mA,时间为10s,电荷量Q=I×t=40×10^(-3)×10=0.4C。所以答案选C,其他选项计算结果均不正确。
6、能源、信息、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能、风能和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B.煤、石油、天然气、电能是常见的一次能源
C.能量是守恒的,因此不必节约能源
D.秦山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能源相关知识。可再生能源是能持续再生的,太阳能、风能是可再生能源,核能不是。一次能源是直接取自自然界的,电能不是。能量虽守恒,但品质会降低,仍需节约能源。而秦山核电站利用原子核裂变释放核能发电,这是目前核电站的常见方式。所以答案选D。
7、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A.风能
B.水能
C.煤炭
D.太阳能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能源类型的了解。不可再生能源是在短期内无法再生的能源。煤炭是经过漫长地质年代形成的,储量有限,开采一点就少一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而风能、水能、太阳能能在自然界不断再生,是可再生能源。所以答案选C。
8、如图所示,四边形线圈abcd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