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深食品黄茶(修订)》团体标准编制说明
一、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和意义
在食物供给方面,深圳市典型的食品(农产品)输入性城市。据
统计,深圳每天要消耗蔬菜7100吨、水果2300吨、水产品1500吨、
肉类4200吨、禽蛋490吨,口粮5480吨。深圳仅有3万亩基本
农田,95%的食用农产品和85%的食品依靠外地输入,粮食100%靠外
地输入,食品安全外来风险较高。且深圳市民不仅对食品需求量大,
对食品品质的要求也很高。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
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结合供深食品的实际情况,制定
《供深食品黄茶》团体标准,满足深圳市民对供深食品安全、高品质
的要求,通过市场运作规律,引导与规范深圳市内企业和消费市场,
逐渐筛选和形成一批在全市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深圳品牌。
《供深食品黄茶》团体标准的制定,符合我国及深圳市的实际
需求,该产品在深圳市内具有较大的刚性需求,且具有一定的风险隐
患。本标准明确了供深食品黄茶应满足的安全指标,对提升供深食
品的食品安全风险管控和深圳品牌形象树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任务来源及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2018年5月21日,深圳市政府制定并印发了《深圳市实施食品安
全战略建立供深食品标准体系,打造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工作方
案(2018—2020年)的通知》(深府〔2018〕41号)(以下简称《战略
1
方案》),其中实施供深食品标准体系建设工程是《战略方案》的第一
大工程。建立供深食品标准是市政府的重大决策,深圳市政府领导亲
自指导督办,市市场监管局领导多次召开会议讨论部署工作。供深食
品标准体系建设工程,摸索出以产品为导向,建立供深食品标准体系
打造食品的“深圳标准”。根据《战略方案》要求,经市市场监管局多
次讨论部署,筹建了社会团体深圳市深圳标准促进会(以下简称“促
进会”)作为发布供深食品标准的社会组织。截至目前,已发布供深食
品标准842项,作为主要技术支撑评价上市2060个“圳品”,涵盖水
果、蔬菜、肉、蛋、乳等大宗食品。
为确保“圳品”工作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贯彻落实《广东省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深圳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深
圳市第七次党代会工作报告》以及2025年民生实事等文件中关于推进
“圳品”工程要求,“持续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制修订“圳品”标
准50项,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二)起草过程
1、立项阶段
本文件于2025年5月获深圳市深圳标准促进会批准立项,随后成
立了标准编制组,保证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支撑标准的编制工作
有序推进。
2、起草阶段
项目组开展内地、香港、澳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等标准法规
2
收集整理,产品分类梳理,污染物、农药残留等指标数据摘录及比对
分析,关键技术内容的确定等,召开编制组内部讨论会,组织参编人
员,共同就标准的适用范围、框架、技术内容等逐项深入探讨交流,
修改完善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公开意见征集。
三、标准制定的原则
标准的编制遵循规范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按GB/T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
《供深食品黄茶》团体标准内容制定遵循以下原则:以满足食
品安全国家强制性标准为前提,结合深圳实际需求、比较分析国外先
进标准、综合推荐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现阶段充分借鉴“供港标
准”,在保证技术指标科学性的前提下,遵循“更全面、更严谨”原则,
选用更严格的指标,补充国标缺失并具有一定食品安全风险的限量规
定,形成高于国家标准、满足市民更高要求的供深食品标准,结合实
际及市场不断对标国际先进标准。
四、与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关系
(一)与我国法律法规的关系
与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标准相互协调,无矛盾抵触。
(二)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关系
食品安全技术指标满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763《食品安全国家
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