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5
团体标准《农村信用基础代码集》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工作简介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是由广西物品编码与标准化促进会《广西物品编码与标准化促进会关于下达2025年第十三批(共16项)团体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标促〔2025〕52号)下达的项目,项目编号:2025-29。
(二)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姓名、单位、职务/职称、参与编制标准分工情况)等
本文件由广西金融发展服务中心、广西数字金服科技有限公司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标准技术研究院共同起草。主要起草人见表1。
表1
姓名
单位
职务/职称
参与编制标准分工情况
唐培松
广西金融发展服务中心
高级工程师
组织协调、终稿审核
郑芳菲
广西金融发展服务中心
专技岗十级职员
区域金融研究、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冯博
广西金融发展服务中心
专技岗十级职员
标准结构确定、组织协调、调研、终稿审核
俸思帆
广西金融发展服务中心
中级经济师
标准结构确定、组织协调、调研、终稿审核
李铁鹏
广西金融发展服务中心
中级经济师
标准结构确定、组织协调、调研、终稿审核
赵贤敬
广西数字金服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标准结构确定、组织协调、调研、终稿审核
黄文
广西数字金服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研发部副总经理
标准结构确定、组织协调、调研、终稿审核
何琛
广西壮族自治区标准技术研究院
数字技术部负责人
标准结构确定、组织协调、调研、终稿审核
傅子光
广西数字金服科技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标准结构确定、调研、终稿审核
农春丽
广西数字金服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发展与创新一部副总经理
标准结构确定、调研、终稿审核
李瞬航
广西数字金服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经理
标准结构确定、调研、终稿审核
滕承仁
广西数字金服科技有限公司
运维经理
标准结构确定、组织协调、调研、终稿审核
刘敬麟
广西数字金服科技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组织协调、终稿审核
卢艺
广西壮族自治区标准技术研究院
所长助理/工程师
资料收集、标准编写
严婷
广西壮族自治区标准技术研究院
助理工程师
资料收集、标准编写
李若琳
广西壮族自治区标准技术研究院
专业技术人员
资料收集、标准编写
施显俊
广西壮族自治区标准技术研究院
专业技术人员
资料收集、标准编写
高迈
广西壮族自治区标准技术研究院
助理工程师
资料收集、标准编写
覃金钰
广西壮族自治区标准技术研究院
助理工程师
资料收集、标准编写
标准编制过程
(一)成立编制工作组
本项目任务下达后,为确保标准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负责人及时制定标准编制工作方案、部署工作任务、确定标准起草工作时间、内容框架等,全面有序开展该标准的编制工作,并成立编制工作组,进行任务分工。
(二)调查研究和试验论证
本标准各项技术指标的确定,主要依据对农村金融改革“田东模式”六大体系(尤其是农村信用信息系统)升级建设的重点研究。提出并采用“1+14+N”模式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升级推广工作,以构建分散服务、统一管理的广西农村信用信息数据平台。同时,参考了本标准其他起草单位关于农村信用基础代码集的调研成果,以及近年来该领域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国内已发布的相关技术标准。
(三)形成工作组讨论稿(2024年10月-2025年5月)
在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研究之后,编写小组召开了标准编制会议,对标准的框架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关键性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经过研究,标准的主体内容确定为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代码分类与编码规则、代码的描述方法和代码集6个部分,形成了工作组讨论稿。
标准编制原则
(一)规范性原则
标准的编写格式按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定进行编写。
(二)一致性原则
本标准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并具有先进性,各项指标不低于国家强制性标准、推荐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三)可操作性原则
深入调研,通过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确保标准可以为农村信用信息的采集、处理、交换和共享提供具体的规范和指导。在实际应用上使农村信用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共享更加规范、有序,提高农村信用信息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的论据
《农村信用基础代码集》分为6个章节: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代码分类与编码规则、代码的描述方法和代码集。
(一)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农村信用基础代码集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代码分类与编码规则、代码的描述方法和代码集。
本文件适用于农村信用信息化建设。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2261.1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 第1部分:人的性别代码
GB/T7027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
GB/T10113?分类与编码通用术语法
(三)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