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2—
团体标准《农村信用模型评价规范》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工作简介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是由广西物品编码与标准化促进会《广西物品编码与标准化促进会关于下达2025年第十三批(共16项)团体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标促〔2025〕52号)下达的项目,项目编号:2025-32。
(二)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姓名、单位、职务/职称、参与编制标准分工情况)等
本文件由广西金融发展服务中心提出,广西数字金服科技有限公司和广西标准技术研究院共同起草。主要起草人见表1。
表1
姓名
单位
职称/职务
参与编制标准分工情况
农春丽
广西数字金服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发展与创新一部副总经理
标准结构确定、组织协调、调研、终稿审核
赵贤敬
广西数字金服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标准结构确定、组织协调、调研、终稿审核
唐培松
广西金融发展服务中心
高级工程师
组织协调、终稿审核
李铁鹏
广西金融发展服务中心
中级经济师
标准结构确定、组织协调、调研、终稿审核
郑芳菲
广西金融发展服务中心
专技岗十级职员
区域金融研究、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冯博
广西金融发展服务中心
专技岗十级职员
标准结构确定、组织协调、调研、终稿审核
王胜奇
广西金融发展服务中心
高级工程师
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编写
傅子光
广西数字金服科技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标准结构确定、调研、终稿审核
黄文
广西数字金服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研发部副总经理
标准结构确定、组织协调、调研、终稿审核
李瞬航
广西数字金服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经理
前期调研、标准草案撰写
何琛
广西标准技术研究院
数字技术部负责人
前期调研、标准草案撰写
黄忠胜
广西数字金服科技有限公司
开发经理
前期调研、标准草案撰写
刘敬麟
广西数字金服科技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技术经理
标准框架编制、文本格式化
高迈
广西标准技术研究院
助理工程师
标准框架编制、文本格式化
严婷
广西标准技术研究院
助理工程师
标准框架编制、文本格式化
李若琳
广西标准技术研究院
专业技术人员
标准框架编制、文本格式化
施显俊
广西标准技术研究院
专业技术人员
标准框架编制、文本格式化
卢艺
广西标准技术研究院
所长助理/工程师
标准框架编制、文本格式化
标准编制过程
(一)成立编制工作组
本项目任务下达后,为确保标准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负责人及时制定标准编制工作方案、部署工作任务、确定标准起草工作时间、内容框架等,全面有序开展该标准的编制工作,并成立编制工作组,进行任务分工。
(二)调查研究和试验论证
本标准各项技术指标确定的依据,主要基于广西金融发展服务中心的农村信用模型概念、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的研究成果和具体实践,以及本标准其他起草单位开展农村信用信息平台运营的经验和技术。同时,参考了近年来关于农村信用模型等方面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国内已经发布的有关技术标准。
(三)形成工作组讨论稿(2024年12月-2025年5月)
在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研究之后,编制工作组对标准的框架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关键性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编制工作组根据各起草单位的意见对标准草案修改与完善,形成了工作组讨论稿。
标准编制原则
(一)规范性原则
标准的编写格式按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定进行编写。
(二)一致性原则
本标准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并具有先进性,各项指标不低于国家强制性标准、推荐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三)可操作性原则
深入调研,通过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确保标准可以作为监督、指导平台运营管理的依据,在实际应用中保障平台的正常运营。
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的论据
《农村信用模型评价规范》分为8个章节: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评价原则、评价模型、指标体系、评价实施和结果应用。
(一)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农村信用模型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评价原则、评价模型、指标体系、评价实施和结果应用。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农村信用模型评价。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三)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界定了“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术语和定义。
(四)评价原则
本章节给出了评价模型的有效性、适用性、时效性和可扩展性。
有效性要求模型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信用状况,不受外部因素干扰;适用性强调评价信息应具备可采集性和可量化性,以确保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时效性要求评价结果能够及时反映信用变化,支持动态管理;可扩展性则考虑不同区域和未来环境的变化,使模型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灵活性。
(五)评价模型
本章节给出了信用发展指数、信用发展评价等级。
本章构建了信用发展指数评价模型,用于衡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