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论语子罕》测试题带答案.pdf
文件大小:110.82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26
总字数:约3.2千字
文档摘要

《论语?子罕》测试题带答案

1.选择题

(1)下列关于《论语·子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子罕是孔子的弟子之一。

B.子罕篇主要记录了孔子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言论。

C.子罕篇中,孔子强调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学习态度。

D.子罕篇中,孔子提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教育思想。

答案:A

(2)“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一句的理解,正确的是:

A.孔子很少谈论利益、命运和仁德。

B.孔子很少谈论仁德,但对利益和命运有独到见解。

C.孔子很少谈论利益,但强调命运和仁德的重要性。

D.孔子很少谈论命运,但强调利益和仁德的重要性。

答案:A

(3)下列关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句的理解,正确的是:

A.知道的人不如喜欢的人,喜欢的人不如快乐的人。

B.知道的人不如善于学习的人,善于学习的人不如乐于学习的人。

C.知道的人不如善于实践的人,善于实践的人不如乐于实践的人。

D.知道的人不如善于思考的人,善于思考的人不如乐于思考的人。

答案:B

(4)下列关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一句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只有经历过严寒,才能知道松柏树最后凋谢。

B.只有经历过岁月的磨砺,才能看出松柏树的坚韧。

C.只有经历过严寒,才能看出松柏树的美丽。

D.只有经历过岁月的变迁,才能看出松柏树的沧桑。

答案:B

(5)下列哪句话出自《论语·子罕》?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D.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答案:C

(6)孔子在《论语·子罕》中提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这句话主要表达了

A.君子不追求物质享受。

B.君子追求精神富足。

C.君子追求道德修养。

D.君子追求权力地位。

答案:A

(7)下列哪句话体现了孔子的“中庸之道”?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D.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答案:C

(8)孔子在《论语·子罕》中提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主要强调了

A.君子与小人的性格差异。

B.君子与小人的道德修养。

C.君子与小人的生活态度。

D.君子与小人的价值观。

答案:A

(9)下列关于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的言论,理解错

误的是:

A.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安贫乐道的思想。

B.这句话说明了孔子对物质生活的淡泊。

C.这句话认为精神追求优于物质享受。

D.这句话强调了知足常乐但安于现状的生活态度。

答案:D

(10)下列关于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言论,理解错误的是:

A.这句话表明孔子认为财富和地位并非人生最重要的追求。

B.这句话揭示了孔子对道德和仁义的重视。

C.这句话表明孔子反对所有形式的富贵。

D.这句话说明了孔子对人生价值的独特理解。

答案:C

(11)下列关于孔子“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的言论,理解错误的是:

A.这句话强调了仁与勇的关系。

B.这句话表明仁者具备勇敢的品质。

C.这句话认为勇是仁的充分条件。

D.这句话揭示了仁与勇的辩证关系。

答案:C

(12)“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这句话的意思是:

A.我该选择什么呢?选择驾车还是射箭?我选择驾车。

B.我该坚持什么呢?坚持原则还是灵活变通?我选择坚持原则。

C.我该追求什么呢?追求富贵还是名声?我选择追求富贵。

D.我该学习什么呢?学习礼仪还是音乐?我选择学习礼仪。

答案:A

(13)“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这句话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A.坚守传统。

B.提倡节俭。

C.反对创新。

D.崇尚奢华。

答案:B

(1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句话中“四绝”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臆测。

B.武断。

C.固执。

D.自私。

答案:D(此处为反向提问,原文中的“四绝”包括臆测、武断、固执和以我为中心

,但不直接提及“自私”一词,而是通过“毋我”表达不自我中心的意思)

(15)“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句话表达了孔子怎样的感慨?

A.人们对美德的追求超过了对外表的追求。

B.很少有人能像追求美色那样追求美德。

C.美德与美色同样重要。

D.人们只追求美色而不追求美德。

答案:B

(16)“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