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孝感市直遴选面试真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题)
1、2016年高考中,安徽石台县考生因为眼镜被探测仪“报警”,监考老师将其眼镜暂时收缴,半小时后归还考生,致使高度近视的考生考试受到影响,然而作为人生第一大考的高考却因此受到影响。对此,你怎么看?
【答案】:对于安徽石台县考生眼镜被探测仪“报警”,监考老师收缴半小时影响考生考试这一事件,需要全面客观看待。高考作为人生重要的选拔性考试,监考严格本是为保证公平公正,防止作弊行为发生,这一出发点是值得肯定的。然而,此次事件中监考老师未充分考虑考生高度近视且眼镜已通过考前安检这一特殊情况,简单收缴眼镜,导致考生考试受影响,这反映出监考执行中灵活性不足、应急处理能力欠缺的问题。为避免此类情况再次发生,一方面要持续强化监考制度执行的严谨性,另一方面也要注重特殊情况的人性化处理,同时加强监考人员应急培训,保障考生权益和考试公平。
【解析】每年高考结束之后,有关高考公平性的事件总是能一石激起千层浪,2016年的“高考眼镜门”事件更是挑拨了社会的神经,然而,谁都没错的“眼镜门”事件也不意味着对,正如人民日报评论所说“从规定上的严明到执行上的严防,是一种进步,不存在是非之惑,但选择何时介入、何种方法,却还是有高下之分。‘选A固然没错,但选B更好’,利弊权衡的选择题如何判断,既体现工作方法,更体现人性关怀。”在此次事件中,监考人员按照制度发现可疑作弊工具,及时上报,等待上级通知再归还,本身是合理的,也是必须的。问题不在于他及时向上级汇报了,而在于他收缴眼镜之后,在这长达半个小时的时间里,从考场到相关部门是怎样层层上报的,效率为何如此低下,以及考场是否采取应急措施,给学生提供一副暂时使用的替代眼镜,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但是,相关调查只是认定监考员没有过错,却只字未提接到监考员汇报后,作出“相关要求”的人的过错以及半个小时才通知归还的相关部门的过错。该明确的责任主体没有明确,这才给外界造成了“谁都没有过错”的错误印象。由此,我们更应该从此事中反思如何寻找“遵守制度”与“人性关怀”的平衡点。客观来讲,学生也好,监考员也罢,还是探测仪,出现失误与意外本身是无可厚非的,每年都能听到诸如考生漏带身份证、准考证、考试工具缺乏等意外事件,遇到意外事件,严守制度是底线,而应急补救措施才是关键。就比如在“高考眼镜门”事件中,当监考人员发现眼镜可疑,需要层层上报,等待上级通知,那在等待的时间里为何不想办法找一副眼镜给考生呢?可以通过借用工作人员的眼镜等方式先应急处理,真正做到为考生着想,毕竟高考是中国学子人生的转折点,不作为并不意味着就是“不犯错”。而现实生活中,“不犯错”恰恰是当下很多执法人员的信条,无论是高考监考老师,还是日常的公职人员,执法人员,以为工作只要“不犯错”即可,并没有真正实现服务考生、服务群众的宗旨,因此,不犯错不应该是我们评价合理与否、权衡利弊的标尺,应该在坚守原则的同时体现人文关怀,“刚柔并济”为制度保驾护航。
2、近日,云南昭通发生地震。当地政府新闻办要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通报地震最新灾情和救援情况,如果由你负责组织这次发布会,你将如何组织?
【答案】:新闻发布会是政府发布重要信息,推行政务公开的重要形式,是实现人民群众知情权的重要方式,也是政府接受舆论和公众监督的主要渠道。灾情如火情,让民众及时获得灾区的受灾情况和救援信息是组织本次新闻发布会的核心目的,因此对于本次新闻发布会,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确定好新闻发布会日期、地点、组织者、参与人员;确定新闻办负责人为本次活动主持人,积极联系昭通政府抗震救灾相关负责领导作为发言人,请他对震区情况以及赈灾救援措施等进行通报,并对主持人、礼仪人员和接待人员进行培训和预演。其次,安排好上述工作后,我会拟好参会人员的名单,邀请本地各大媒体的新闻记者及相关人员,并派人提前一周通知,落实能到场参会的具体人数。同时,撰写发言稿,安排发布会具体流程,提前进行现场布置,购买相关物品;确定现场保安人员并做好应急预案。再次,在会议开始前,派专人负责接待工作,并做好来宾签到、发放相关资料等具体工作:按拟定的会议流程平稳有序地进行各项工作,维持好会场秩序,及时应对现场突发事件。最后,在会议结束阶段,做好总结工作,及时整理发布会的记录性材料并做好归档,以备日后查阅。
【解析】这是一道组织管理类的公务员面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组织新闻发布会的能力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同时也检验考生的逻辑思维、统筹规划和细节把控能力。出题意图政府组织新闻发布会通报地震灾情和救援情况,是为了保障公众知情权、引导舆论、稳定社会秩序。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对政府工作流程和新闻发布会组织的了解,以及在紧急情况下能否高效、有序地完成信息发布工作,体现出公务员的组织协调和应急处理能力。答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