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测试题带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中“里”的意思是()
A.邻里B.居住C.里面D.故乡
答案:B
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
A.乐B.安C.富D.贵
答案:C
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人。”
A.恶B.厌C.憎D.恨
答案:A
4.“苟志于仁矣,无()也。”
A.恶B.罪C.过D.错
答案:C
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也。”
A.处B.居C.D.取
答案:B
6.子曰:“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也。”
A.去B.离C.避D.逃
答案:A
7.子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必于
是。”
A.颠沛B.流离C.困厄D.患难
答案:A
8.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
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
未之见也。”这里“尚”的意思是()
A.高尚B.超过C.崇尚D.尚且
答案:B
9.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矣。”
A.仁B.德C.善D.贤
答案:A
10.子曰:“朝闻道,夕死()矣。”
A.可B.足C.无憾D.无悔
答案:A
11.“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
A.利仁B.安仁C.乐仁
答案:A
12.“唯仁者能好人,能()人。”
A.恶人B.爱人C.容人
答案:A
13.“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这段话强调了()的重要性。
A.好学B.力行C.好问
答案:B
14.“朝闻道,夕死可矣。”这里的“道”一般指()。
A.道路B.道理C.儒家的“道”
答案:C
15.下列句中加点“之”的用法和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B.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
C.人之过也,各于其党D.以约失之者鲜矣
答案:B
16.下列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B.君子无终食之间违背仁,造次必于是
C.三年无改于父之道D.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答案:C
17.下列句子的文言文句式和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B.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C.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D.门人问曰:“何谓也?”
答案:D
18.下列关于“仁”在《论语·里仁》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仁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标准B.不仁者不能长久处于穷困或安乐之中
C.只有仁者能正确地喜爱人和厌恶人D.以上都对
答案:D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此句旨在倡导人们()
A.向贤人学习B.反思自身不足C.以贤人为榜样D.以上都对
答案:D
20.“德不孤,必有邻”中“孤”的意思是()
A.孤单B.孤儿C.孤立D.独自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以下哪些句子出自《论语·里仁》篇()
A.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B.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C.父母在,不远行,行必有方D.巧言令色,鲜矣仁
答案:ABC
2.下列对“里仁为美”理解正确的有()
A.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好的B.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才美好
C.里巷有仁德之风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