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现实残酷笑声悲凉观《秀才与刽子手有感》.pdf
文件大小:167.29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6-26
总字数:约2.31千字
文档摘要

现实残酷,笑声悲凉

——观《秀才与刽子手》有感

《秀才与刽子手》是一部寓意丰富的戏。尽管戏的背景在

1905年,但时空的跨度更能令观众玩味其中的韵味。讲述两个小人物

命运面临转折那一刻所发生的事件。秀才徐圣喻科场屡试不中,久而

久之变得对科场考举的过程痴迷不已,一听到考试则精神倍增。街坊

邻居刽子手马快刀沉迷于自己的职业,对剁剐切割津津乐道。1905

年的某一天,朝廷突然宣布取消了科举和凌迟,原本两个对立的人物

面临相同的命运。醉哭一番后,马快刀在其妻栀子花的劝说下开了肉

铺,只盼能在刀与肉之间找到些微快乐。不料马快刀割肉竟妙境无穷,

成了本地一大景观,十分红火。而徐秀才好不容易当了私塾先生,却

被东家盘剥折辱,愤怒而归。在东家丁朝奉激怒及马快刀诚邀之下,

走投无路的徐秀才做了肉铺伙计。虽说是无奈,却有了真正的生活感

受,与年青寡妇也有了情感波澜,听马快刀说割肉的诀窍,也顿悟了

文章学问的至理。他与马快刀成了至交。后来成了割肉的好手,马快

刀也配了眼镜子,能看唱本了。

《秀才与刽子手》的精彩之处是以夸张、喜剧的手法,融

合了歌队、面偶甚至闹剧等多种样式,讲述两个小人物命运面临转折

那一刻所发生的事件。其中黑色幽默的手法运用得淋漓尽致。以近乎

荒诞的手法来观照社会、观照人生。话剧里,除去三个主角以外,其

余角色都用了人偶,带着厚重的鬼脸面具,增加了戏剧的喜剧色彩,

亦真亦幻,就跟话剧开头唱的一样:“舞一堂傀儡,把一出胡编乱造的

戏来搬演。”

整个剧目让人发笑,在笑过之后又是沉重的思考,悲凉之感迎面

扑来。正如聊斋里面的歌词“笑中也有泪,泪中也有哀。”不得不感

叹,现实是多么残酷。为了生存,很多时候不得不牺牲自己的理想。

在现实重压下,人的扭曲是不自觉的,为了适应强大的现实,那些处

在边缘地位的小人物除了自我扭曲还能有其他办法吗?在茫茫人海

中,我们也是小人物,也需要生存。周围朋友戏称,什么是生活?生

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高尚情怀需要忍受

太多的辛酸泪水,更多时候不得不向生活、现实妥协。徐秀才跟马快

刀都是专注的,沉浸在各自的世界里,一个饱读诗书,屡试不中,一

个技艺高超,杀头为乐。一道废除科举和凌迟的圣旨,把两位拉回到

现实。“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优而则仕读书为官的神圣被

打碎之后,内心的失落无以名状。徐秀才还是做了一些抗争的,既然

不再能够考试中举,就退而做私塾先生。可是在丁朝奉家受尽侮辱还

有虐待后,不得已在肉铺做了伙计。在做出这个决定时候,他的内心

是煎熬的,剧中说到“至圣先师啊,我怎么办啊?我读了那么多圣贤

之书,却要做这种刀头下血肉模糊的事情,我对不住您啊!我有辱斯

文,小人穷斯滥矣。”

很难说这是一出悲剧还是喜剧,小人物无法自主,只能扭曲自己

以适应无常的命运,这样的悲剧故事是所有为生活而挣扎的人的真实

写照,但在表现形式上,编导却采取了喜剧的手法,人物匪夷所思的

心理和尴尬的人生处境以嬉戏的形式表现出来,令人捧腹,又令人深

思。导演郭晓男说:“这个戏写了两个痴人,极其投入自己的事业,

并以此为标准来衡量事物。……他们的喜剧性来自于他们的冷峻和认

真。”

原来奉行“君子远离庖厨”的秀才,最后还是为了生存到肉铺做

了卖肉的伙计,这一近乎两个极端的角色转换,不禁让人唏嘘。剧中

的怪诞在现实生活中何不曾上演?早就有报道说清华毕业生回乡卖

猪肉,硕士生毕业报考城管。这是现实早就的悲哀。前一阵,在网上

热传的一个很有能力的博士生毕业后想去中学教书,悉心培育他的导

师痛心不已。可是在这位博士给导师的公开回信中,读出了内心的悲

哀,现实、社会、家人的压力,迫使他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如果

他继续做学术研究,也许会取得很大成就,可是他的家人等不起,在

学术之外,他也是一个人,需要生存,也是一对年过半百老人的儿子,

是一个女人的丈夫,也会是一个孩子的父亲。他需要向他们负责。在

国科大的开学典礼上,院长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现在的年轻人,缺

少一种仰望星空的精神。”我们也不想去担忧未来的工作,收入,车

子,房子,也想静下心来做一些事情,可是整个社会逼的大家不得不

去考虑现实的问题。有着仰望星空的心,却没有这个条件。

秀才卖肉是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下的转变,身不由己,是时势、

制度以及个人的命运综合的结果,看似荒谬却又合理。我们不能活在

自己的世界里,没有人能摆脱社会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