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研究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正文目录
利空排除,但利率难下 4
曲线需要陡峭化 6
季末渐进,理财规模小幅回落 13
周度规模:环比降519亿元 13
理财风险:净值持续抬升,负收益率降至低位 14
杠杆率:大行融出升至4万亿以上,银行间杠杆连续抬升 16
基金久期持续提升 18
国债发行速度放缓 20
风险提示 23
图表目录
图1: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 4
图2:各期限活跃利率品种收益率及变化情况(%) 5
图3:国债10Y-1Y期限利差曾在2017、2019、2020、2023年经历过极致压缩 6
图4:货币政策的异常收紧催化利率曲线极致走平,而曲线的修复得益于资金面转松(%) 7
图5:弱预期与风险事件催化牛平行情,基本面转向推动期限利差走扩修复(%) 8
图6:期限利差的压缩是流动性收紧的结果,资金面转松后,曲线开始修复走陡(%) 8
图7:资金面承压是曲线走平的主因,年末央行加力实施中长期资金投放,长短端利差渐进走扩(%) 9
图8:财政变奏,国债发力时点较为靠前,上半年短久期国债一级供给规模较大(亿元) 10
图9:利率债基、信用债基久期中枢双双处于历史高位 11
图10:6月9-13日,理财规模小幅回落,环比降519亿元至31.55万亿元 13
图11:随着季末时点临近,理财回表压力将逐级递增,后续两周理财规模将持续承压 14
图12:理财代表产品净值持续抬升(单位为1) 14
图13:近1周理财产品业绩负收益率占比(%) 15
图14:近3月理财产品业绩负收益率占比(%) 15
图15:理财破净水平整体下降,全部产品破净率相较于上周下降0.04pct至0.6% 15
图16:产品业绩未达标占比也在下降,全部理财业绩不达标率环比降0.9pct至17.3%。 16
图17: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总量与R001成交量占比(更新至2025年6月13日) 17
图18:银行间债券市场杠杆率(更新至2025年6月13日) 17
图19:交易所债券市场杠杆率(更新至2025年6月13日) 18
图20:利率债基:剔除摊余、持有期及定开型后的久期中位数拉伸至5.23年(更新至2025年6月13日) 19
图21:信用债基:剔除摊余、持有期及定开型后的久期中位数拉伸至2.43年(更新至2025年6月13日) 19
图22:短债基金及中短债基金久期中位数分别为0.82、1.61年(更新至2025年6月13日) 20
图23:2020年以来国债净发行规模(亿元) 22
图24:2020年以来地方债净发行规模(亿元) 22
图25:2020年以来政金债净发行规模(亿元) 23
证券研究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利空排除,但利率难下
6月9-13日,债市震荡下行,但幅度不算显著。长端方面,10年国债活跃券
(250011)下行至1.64%(-1bp),30年国债活跃券(2500002)下行至1.85%(-3bp);短端方面,1年国债活跃券(250008)下行至1.40%(-1bp)%,3年国债活跃券(250005)下行至1.43%(-1bp)。
本周主要影响事件及因素:
9日,5月通胀、进出口数据先后出炉。通胀数据方面,5月物价仍然较弱,尤其是PPI同比-3.3%,反映价格周期依然处于筑底阶段,工业品降价趋势尚未扭转。进出口数据方面,5月出口弱于市场预期,前期高关税的影响或仍延续,对美国出口的恢复需要时间。
11日,中美第二轮谈判尘埃落定。从结果上看,二轮会面主要是巩固首轮日内瓦经贸会谈成果的措施框架,并未涉及关税层面的增量信息。债市开盘即下行,修正了前一日针对中美谈判进展的“防守定价”。
12日起,7日资金支持跨越税期,银行间流动性边际收敛,引起市场对于资金稳定性的担忧,券商自营带头卖债止盈,各期限收益率普遍上行。不过存单暂未出现大幅提价发行的信号。
13日,5月金融数据出炉,新增社融2.29万亿元,同比多增2271亿元,高
于市场预期,增量主要来源于政府债券。但新增人民币贷款仅为6200亿元,
同比少增3300亿元,不及市场预期。
13日尾盘,央行月内二度披露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公告,6个月买断式逆回购续作规模为4000亿元,6月累计净投放2000亿元。
图1: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
6月第2周10年国债活跃券走势回顾
6月
6月13日
央行逆回购回归净投放,资金面先紧后松;早盘起,A股持续下跌,但债市反应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