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2课时“五四”运动人教新目标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
教学目标导入新课我国的青年节定在5月4日,旨在弘扬五四传统。弘扬五四传统就是要更高地举起爱国和进步的旗帜;弘扬五四传统就是要发扬民主、崇尚科学;弘扬五四传统,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改革。你知道1919年五四运动,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吗?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国际背景一战期间,美日加紧侵华反帝情绪高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指出了解放的道路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国内背景北洋军阀统治黑暗,阶级矛盾不断激化根本原因工人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阶级基础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思想基础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在巴黎和会上,以战胜国身份与会的中国,却蒙受了战败国的耻辱,这是为什么?当时的中国还很贫穷、落后,政府软弱,列强之间把中国的胶东当做了互相交易的筹码,完全没有把中国作为一个战胜国来看待。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弱国无外交。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天安门前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五四运动的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斗争形式:学生罢课想一想: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的是哪一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惩办三个卖国贼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北洋政府军警逮捕学生(六三大逮捕)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1919年6月3日以后,五四爱国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新”在哪里?1919年6月3日以后,五四爱国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新”在哪里?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北京天津济南上海长沙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上海各阶层参与五四运动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上海商界罢市游行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广州海丰地区人民举行示威游行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曹、陆、章免职令和拒签和约的报道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有哪些?答: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其次是运动波及全国广大地区,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形成了对北洋军阀政府的强大压力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①性质: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②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③使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④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比较运动的两个阶段时间中心主力斗争形式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第二阶段6月3日起北京学生学生罢课上海工人阶级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从以下图片归纳“五四”运动的参与者发生了什么变化?突破了青年学生、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以工人阶级为主的工、学、商参加的全国性的广泛的群众爱国运动。此后,中国的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图2-52及以上图片又说明了一种什么现象?中国女性地位和觉悟的提高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表现在哪?新的领导阶级——新的理论思想——新的奋斗目标——新的群众力量——新工人阶级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广泛群众性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为什么说五四新文化运动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觉醒?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侧重于对制度层面的改良,也就是说想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但这行不通,因为民众的思想没有解放,没有先从民众的精神层面进行反思。五四新文化运动重在对思想、精神层面的反思,唤醒了广大民众的民主和科学意识,工人阶级也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把斗争的矛头对准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从制度到精神,表明了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觉醒。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想一想什么是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主要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其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概括地讲: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我们应该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积极进取,勤奋工作。五四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