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季学期专任教师招聘(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
1、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级别依据性质、严重程度等因素,依次用()来表示。
A.橙、黄、蓝、红
B.黄、蓝、红、橙
C.红、橙、黄、蓝
D.蓝、红、橙、黄
【答案】:C
【解析】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级别是依据事件性质、严重程度等因素来划分的。预警级别由高到低依次为特别严重、严重、较重和一般,对应的颜色分别用红、橙、黄、蓝来表示。所以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性质、严重程度等因素,依次用红、橙、黄、蓝来表示。
2、关于我国古代音乐常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唐代管理音乐的机构称为梨园
B.工尺谱是我国传统的记谱方法
C.“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善弹《广陵散》
D.成语“响遏行云”与学习唱歌有关系
【答案】:A
【解析】本题可对各选项涉及的知识点进行逐一分析。首先,唐代管理音乐的机构有多个,梨园只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太乐署、鼓吹署、教坊等。梨园是唐代宫廷所设的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并非唯一管理音乐的机构,但此说法本身无误。其次,工尺谱是中国传统的记谱方法,它以工、尺等字记写唱名,在民间音乐、戏曲、器乐等领域广泛应用,该说法正确。再次,“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的七位名士,其中嵇康是著名的音乐家,他擅长弹奏《广陵散》,且《广陵散》也因嵇康而闻名于世,此说法也是正确的。最后,“响遏行云”出自《列子·汤问》,讲述了秦青唱歌时声音洪亮,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止住了的故事,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它与学习唱歌并无直接关联,该说法不正确。所以,说法不正确的是关于成语“响遏行云”与学习唱歌有关系这一表述。
3、我们常说的建设“四有”职工队伍的“四有”是指()。
A.有理想、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
B.有道德、有知识、有文化、有纪律
C.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D.有理想、有知识、有能力、有文化
【答案】:C
【解析】我们常说的建设“四有”职工队伍的“四有”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是一个固定的表述,它对于职工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有理想能让职工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和人生方向,激发内在动力;有道德可以约束职工行为,使其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遵循规范、秉持良好品质;有文化能提升职工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使其更好地适应工作需求和社会发展;有纪律则保证了职工队伍行动的一致性和工作的有序性。因此正确表述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4、以下哪项不属于发酵后所形成的产品?()
A.红茶
B.绿茶
C.酸奶
D.调味品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发酵产品的了解。发酵是指人们借助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本身、或者直接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的过程。红茶属于全发酵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形成了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所以红茶是发酵后形成的产品。绿茶是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其制成品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较多地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因此绿茶不属于发酵后形成的产品。酸奶是以牛奶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发酵剂),经发酵后,再冷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所以酸奶是发酵后形成的产品。很多调味品如酱油、醋等是经过微生物发酵制成的。酱油一般是用大豆或黑豆、小麦或麸皮,加入水、食盐酿造而成;醋是以粮食等淀粉质为原料,经微生物制曲、糖化、酒精发酵、醋酸发酵等阶段酿制而成,所以调味品属于发酵后形成的产品。综上,不属于发酵后所形成的产品是绿茶。
5、()的收入和支出构成财政。
A.政府
B.社会
C.国家
D.企业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的相关概念。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参与部分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分配关系。财政的主体是国家,意味着国家是财政分配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政府是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者,但单纯说政府的收入和支出不能完全等同于财政概念,其收入和支出是国家财政活动的一部分具体实施。社会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涵盖了各种群体和组织,社会本身不存在统一的类似财政的收入和支出行为,社会的经济活动是多元且分散的。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企业的收入和支出主要围绕生产经营活动展开,是微观层面的经济活动,与宏观层面的国家财政有着本质区别。综上,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正确答案是国家。
6、根据《监察法》和相关法律,下列属于监察机关立案调查的案件的是()。
A.刑事警察甲涉嫌刑讯逼供罪
B.行政执法人员乙涉嫌重婚罪
C.监狱干警丙涉嫌私放在押人员罪
D.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