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单招考试文化素质物理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80分)
一、单选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关于安全用电,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家用电器电线绝缘皮破损了仍继续使用
B.在高压线下放风筝
C.更换灯泡时先断开电源开关
D.用湿布擦拭正在工作的电视机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安全用电常识。在家庭用电中,更换灯泡时先断开电源开关是正确的做法,能有效避免触电危险。A选项电线绝缘皮破损继续使用易漏电;B选项在高压线下放风筝很危险;D选项用湿布擦拭正在工作的电视机可能触电。所以应选择C选项。
2、关于重力和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向上运动时所受的重力大于向下运动时所受的重力
B.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运动状态无关
C.两物体相互接触时一定能产生弹力
D.弹力的方向平行于接触面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重力和弹力的基本概念。重力大小只与物体质量和所处位置的重力加速度有关,与运动状态无关。A选项物体运动方向不影响重力大小;C选项相互接触的物体还需相互挤压才有弹力;D选项弹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所以答案选B。
3、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漫反射
C.光的折射
D.平面镜成像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光的传播知识。在自然界中,光沿直线传播。大树枝叶挡住光线,形成无光区域,即树荫。选项A光的直线传播符合,因为光线无法绕过大树到达其后方,从而产生阴影。B光的漫反射是光线向各个方向无规则反射;C光的折射是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改变;D平面镜成像不符合树荫形成原理。所以答案是A。
4、关于原子核的组成,正确的是()
A.α粒子、电子
B.α粒子、中子
C.质子、电子
D.质子、中子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原子核的组成知识。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这是原子物理学的基本概念。A选项α粒子、电子不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B选项α粒子不是原子核的常规组成;C选项电子在原子核外。所以答案是D,即质子、中子。
5、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实验是()
A.光电效应实验
B.伦琴射线的发现
C.α粒子散射实验
D.氢原子光谱的发现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实验的了解。在物理学中,α粒子散射实验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提供了有力证据。通过该实验,发现大部分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前进,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从而推断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选项A光电效应实验揭示了光的粒子性;B伦琴射线的发现开启了对X射线的研究;D氢原子光谱的发现有助于理解原子的能级结构。所以这道题应选C。
6、对于电动势的定义式E=W/q的理解,正确的是()
A.E与W成正比
B.E与q成反比
C.E的大小与W、q无关
D.W表示静电力的功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电动势定义式的理解。电动势反映电源将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其大小由电源本身决定。E=W/q只是一个计算式,E的大小与W、q无关。A选项,E不由W决定,不成正比;B选项,E也不由q决定,不成反比;D选项,W不是静电力的功。所以选C。
7、如图所示,A、B、C是三个完全相同的灯泡,L是一自感系数较大的线圈(直流电阻可忽略不计)。电源内阻不计,则()
A.S闭合时,A灯立即亮,亮度保持不变
B.S闭合时,B灯立即亮,然后亮度逐渐加大
C.S闭合时,C灯立即亮,然后亮度逐渐减弱
D.电路接通稳定后,S断开时,B、C灯立即熄灭,A灯逐渐熄灭
答案:B
解析:ABC.电源内阻不计,电路接通时,C灯两端电压不变,C灯亮度不变,A灯立即亮,L直流电阻不计,稳定后,L直流电阻为零,L将A灯短接,A灯熄灭。接通S,在电路达到稳定的过程中,A和L并联,然后和B串联,串联两端电压不变,A灯两端电压逐渐减小,B灯两端电压逐渐增大,电键S闭合后,B灯立即亮,然后亮度逐渐加大,故AC错误,B正确;
D.断开S瞬间,L由于自感作用,线圈L充当电源对三个灯泡供电,A灯闪亮,然后逐渐熄灭。B灯、C灯的电流均瞬间减小,然后再逐渐减为零,B灯、C灯亮度均瞬间降低,然后逐渐熄灭,故D错误。
故选B。
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