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考试文化素质物理通关考试题库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80分)
一、单选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如图所示,A、B两物体质量分别是mA和mB,用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相连,A、B处于静止状态.现对A施竖直向上的力F缓缓提起A,使B对地面恰好无压力,在此过程中,A上升多少()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2、下列四种现象中与光的干涉有关的是()
A.雨后空中出现彩虹
B.肥皂泡的表面呈现彩色
C.拍照时在镜头前加偏振片
D.用门镜扩大观察视野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光的干涉知识。光的干涉是两列或多列光波叠加产生的现象。肥皂泡表面呈现彩色,是由于薄膜干涉,光线在肥皂泡薄膜的内外表面反射后相互叠加。彩虹是光的折射和反射形成,偏振片与光的偏振有关,门镜利用的是光的折射。所以这道题选B。
3、下述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A.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C.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
D.石家庄市区夏季最热时的室外温度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常见温度的了解。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健康成年人的体温约37℃;石家庄市区夏季最热时室外温度通常高于35℃。而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最接近25℃,这是生活中的常见经验。所以答案选C。
4、下列情况中,不能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尺是()
A.零刻线磨损的尺
B.量程比被测物体长度小的尺
C.刻度不均匀的尺
D.分度值不是1mm的尺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测量物体长度所用尺的理解。零刻线磨损的尺可从其它整刻度测量;量程比物体短的尺,可多次测量累加;分度值不是1mm不影响测量。但刻度不均匀的尺无法准确测量长度,因为刻度不均匀会导致测量结果错误。所以应选C选项。
5、小明家的灯不亮了,他用测电笔检查时发现测电笔的氖管仍能发光,保险丝和灯泡都完好,分析发生此故障的原因是()
A.停电了
B.进户的火线断了
C.火线与零线相碰了
D.零线断了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家庭电路故障分析。在家庭电路中,测电笔氖管发光说明火线正常。保险丝和灯泡完好,灯不亮,可能是零线出问题。当零线断了,电路无法形成回路,灯泡不亮,但测电笔接触火线时氖管仍能发光。所以答案选D。
6、如图所示,将一束塑料包扎带一端打结,另一端撕成细条后,用手迅速捋细条,观察到细条散开了,则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细条之间相互感应起电,相互排斥散开
B.撕成细条后,所受重力减小,细条自然松散
C.搓成细条后,由于空气浮力作用,细条散开
D.由于摩擦起电,细条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散开
答案:D
解析:塑料捆扎绳与手摩擦带电,塑料捆扎绳上带的是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塑料绳会向四周散开;捋的次数越多,塑料绳带电越多,排斥力越多,下端散开的就越大。
故选D。
7、下述情况中不会引起触电事故的是()
A.用干燥的手直接碰触1.5V干电池的正负极
B.人体触碰到带有220V电压的导线
C.见到有人触电,赶忙用手把触电人拉开
D.雷电天气时,人站在高大树木下避雨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触电条件的理解。触电通常发生在有较高电压且形成电流回路的情况下。1.5V干电池电压极低,用干燥的手直接碰触其正负极,电流微弱,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而220V电压的导线、用手拉触电人、在高大树木下避雷电,都存在较大电压和危险的电流回路,易引发触电事故。
8、下列关于家庭电路及安全用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防止烧坏保险丝,可将保险丝用铁丝替换
B.使用测电笔时,手指可以碰到金属笔尖
C.开关必须接在火线上,但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可以使用两孔插座供电
D.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可能是超负荷运行造成的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家庭电路及安全用电知识。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常由超负荷运行导致。保险丝不能用铁丝替换,铁丝熔点高起不到保护作用。使用测电笔时手指不能碰金属笔尖。开关接火线,金属外壳用电器应使用三孔插座。所以综合来看,D选项正确。
9、如图所示,在家庭小实验中,某同学想让沉底的鸡蛋漂浮在水面上,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向杯子中加盐
B.向杯子中加水
C.倒出少量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