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3年度反射疗法师大赛理论考前冲刺练习题含完整答案详解(网校专用).docx
文件大小:22.3 K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6-26
总字数:约5.53千字
文档摘要

反射疗法师大赛理论考前冲刺练习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60分)

一、单选题(1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60分)

1、[单选题]对脾与胃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纳运相成

B.升降相因

C.燥湿相济

D.同司疏泄

答案:D

解析:脾与胃在生理功能上相互配合,脾主运化,胃主受纳,故“纳运相成”正确。《内经》指出“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脾升胃降维持气机平衡,“升降相因”正确。脾喜燥,胃喜润,“燥湿相济”亦正确。疏泄为肝之功能,脾胃无此作用,“同司疏泄”错误。《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脾胃者,仓廪之官。”

2、[单选题]操作下肢抖法时,按摩师双手握住宾客的()。

A.膝关节

B.髋关节

C.足踝部

D.足趾

答案:C

解析:下肢抖法作为推拿手法之一,操作时需固定肢体远端以传导振动。传统推拿技术中,下肢抖法的施术部位通常选择足踝部,此处便于握持且能有效传递抖动至下肢。选项A、B涉及大关节,不利于操作时的灵活抖动;选项D接触面过小,稳定性不足。《按摩手法学》指出,足踝部是下肢抖法的标准操作位置。

3、[单选题]三叉神经包括上颌支、()和眼支。

A.下颌支

B.咽

C.滑车神经

D.内耳迷路

答案:A

解析:三叉神经是第五对脑神经,主要司职面部感觉。根据解剖学结构,其三大分支为眼支、上颌支和下颌支。选项A“下颌支”是三叉神经的第三分支,负责下颌区域的皮肤感觉及咀嚼肌的运动控制。选项B“咽”由舌咽神经支配,选项C“滑车神经”为第四对脑神经支配上斜肌,选项D“内耳迷路”与前庭蜗神经相关。相关解剖学教材如《格氏解剖学》均有明确描述。

4、[单选题]胸闷是指(),有堵塞感或气短的一种自觉症状。

A.胸中满闷

B.胸中刺痛

C.心前区刺痛

D.腹痛腹泻

答案:A

解析:胸闷的核心特征是胸部气机阻滞导致的满闷不适,中医辨证中闷与气滞相关,胸中满闷直接对应膻中穴区域堵塞感。胸中刺痛(B、C)属血瘀疼痛范畴,典型见于胸痹或真心痛;腹痛(D)属脾胃病位偏离。选项A准确描述气滞型胸闷的病理特点。

5、[单选题]骨骼肌约占体重的()。

A.0.1

B.0.4

C.0.7

D.0.8

答案:B

解析:骨骼肌是运动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成人骨骼肌通常占体重35%-45%左右,所以约占比0.4,其含量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如性别、年龄、体重和身高都会产生影响。它在运动、维持体温、血糖调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年龄增长质量和力量会逐渐减少。

6、[单选题]对足内侧反射区按摩操作顺序的叙述正确的是()。

A.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及尾骨→内侧臀部及坐骨神经→子宫(前列腺)→尿道及阴道→内侧髋关节→直肠及肛门→腹股沟

B.颈椎→直肠及肛门→腰椎→骶骨及尾骨

C.骶骨及尾骨→胸椎→腰椎→颈椎.D.颈椎→胸椎→腹股沟→骶骨及尾骨→腰椎

答案:A

解析:足内侧反射区的按摩顺序遵循人体脊柱生理结构及相邻反射区的位置关系。标准流程中,脊柱反射区从颈椎开始,依次向下至骶骨及尾骨,之后按解剖相邻顺序处理臀部、生殖器官、尿道、髋关节、直肠及肛门,最后至腹股沟。选项A的顺序与此一致,符合《反射疗法学》中关于足内侧反射区操作步骤的规定。其他选项在脊柱顺序或后续反射区排列上存在错误或遗漏。

7、[单选题]甲状腺位于()。

A.颈前部

B.颈后部

C.左胸部

D.右肺部

答案:A

解析:甲状腺属于内分泌系统器官,主要功能为分泌甲状腺激素。相关医学教材如《系统解剖学》指出,甲状腺位于喉下部与气管上部的两侧,表面覆盖颈前肌群。选项B描述的颈后部有颈椎、斜方肌等结构;C、D选项涉及胸部及肺部,属于呼吸系统主要器官所在区域。解剖学图谱可清晰显示甲状腺附着于甲状软骨前方。

8、[单选题]手部膀胱反射区位于()反射区下方处。

A.心

B.肾

C.肝

D.三焦

答案:B

解析:反射区定位依据反射疗法理论,手部反射区分布对应人体器官位置。膀胱反射区与肾反射区存在解剖关联,肾位于膀胱上方。《实用反射学》记载手部反射区分布规律中,膀胱反射区位于肾反射区下方。选项分析:肾(B)反射区在上方,膀胱在其下方;心(A)、肝(C)、三焦(D)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