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频率应为:
A.60次/分钟
B.80次/分钟
C.100-120次/分钟
D.150次/分钟
答案:C
解析:目前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推荐胸外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以保证有效的血液循环。
2.胸外按压的部位是:
A.胸骨上段
B.胸骨中段
C.胸骨下段
D.心前区
答案:C
解析:胸骨下段是胸外按压的正确部位,能更好地通过按压使心脏泵血。
3.进行心肺复苏时,按压与通气的比例是:
A.30:2
B.15:2
C.20:2
D.5:1
答案:A
解析:这是目前标准的按压与通气比例,保证在进行心脏按压的同时能及时提供通气支持。
4.成人进行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至少为:
A.2cm
B.3cm
C.5cm
D.8cm
答案:C
解析:足够的按压深度才能有效挤压心脏,产生血液循环。
5.心肺复苏有效的标志不包括:
A.可触及大动脉搏动
B.恢复自主呼吸
C.瞳孔由大变小
D.皮肤苍白
答案:D
解析:皮肤苍白不是心肺复苏有效的标志,有效的标志包括触及大动脉搏动、恢复自主呼吸、瞳孔变化等。
6.现场进行心肺复苏时,首先应该:
A.拨打急救电话
B.判断意识
C.进行胸外按压
D.开放气道
答案:B
解析:判断意识是心肺复苏的第一步,确定患者是否需要急救。
7.进行人工呼吸时,每次吹气量约为:
A.200-300ml
B.400-600ml
C.800-1000ml
D.1200-1500ml
答案:B
解析:合适的吹气量能保证足够的气体交换,又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
8.单人进行心肺复苏时,按压30次后应进行人工呼吸的次数为: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答案:A
解析:按照30:2的按压与通气比例进行操作。
9.心肺复苏操作过程中,中断时间不应超过:
A.5秒
B.10秒
C.15秒
D.20秒
答案:B
解析:尽量减少中断时间,以保证心肺复苏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10.发现有人心脏骤停,现场急救人员应立即:
A.等待专业急救人员
B.进行心肺复苏
C.寻找除颤仪
D.给患者喂药
答案:B
解析:现场急救人员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争取抢救时间。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心肺复苏的正确操作步骤包括:
A.判断意识
B.呼叫急救
C.胸外按压
D.开放气道
E.人工呼吸
答案:ABCDE
解析:这五个步骤是心肺复苏的基本操作流程,缺一不可。
2.胸外按压的注意事项有:
A.按压部位准确
B.按压力度适中
C.按压频率稳定
D.避免冲击式按压
E.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
答案:ABCDE
解析:这些都是保证胸外按压效果和避免损伤的关键注意点。
3.人工呼吸的要点包括:
A.保持气道通畅
B.捏住患者鼻子
C.口对口紧密吹气
D.观察胸廓起伏
E.每次吹气时间约1秒
答案:ABCDE
解析:这些要点能确保人工呼吸有效进行气体交换。
4.进行心肺复苏有效的指征有:
A.恢复自主呼吸
B.可触及颈动脉搏动
C.面色、口唇由苍白、青紫转为红润
D.散大的瞳孔缩小
E.出现自主运动
答案:ABCDE
解析:这些都是心肺复苏有效的表现。
5.心肺复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
A.肋骨骨折
B.气胸
C.肝脾破裂
D.胃内容物反流误吸
E.脂肪栓塞
答案:ABCDE
解析:操作不当可能引发这些并发症。
6.关于心肺复苏终止的条件,正确的是:
A.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B.有专业急救人员接手
C.现场环境危险,威胁到施救者安全
D.施救者体力不支无法继续
E.患者出现尸斑
答案:ABCD
解析:出现这些情况可考虑终止心肺复苏。
7.以下哪些情况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A.意识丧失
B.呼吸停止
C.心跳骤停
D.抽搐
E.晕厥
答案:ABC
解析: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心跳骤停是心肺复苏的适应证。
8.心肺复苏时可选用的按压部位替代方法有:
A.双手掌根部重叠按压
B.单手按压
C.用肘部按压
D.用器械按压
E.用拳头按压
答案:AB
解析:双手掌根部重叠按压和单手按压是常见的胸外按压方式。
9.心肺复苏操作中,关于开放气道的方法有:
A.仰头抬颌法
B.仰头抬颈法
C.双手托颌法
D.俯卧压背法
E.海姆立克法
答案:ABC
解析:这三种是开放气道的常用方法。
10.进行心肺复苏时,正确的按压姿势是:
A.施救者双臂伸直
B.垂直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