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单招考试文化素质物理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80分)
一、单选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关于下列实验及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说明薄板是非晶体
B.图乙说明气体速率分布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且T1T2
C.图丙说明气体压强的大小既与分子动能有关也与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
D.图丁说明水黾受到了浮力作用
答案:C
解析:A.图甲说明薄板的导热性能是各向同性,则薄板是非晶体或多晶体,故A错误;
B.图乙说明气体速率分布随温度变化,T1时速率低的占的比例比T2时多,速率大的占的比例比T2时少,则T1T2,B项错误;
C.图丙说明气体压强的大小既与分子动能有关也与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故C正确;
D.图丁说明水的表面存在表面张力,故D错误。
故选C。
2、放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G可以分解为使物体沿斜面向下滑的分力G1和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分力G2,当斜面倾角增大时()
A.G1和G2都增大
B.G1和G2都减小
C.G1增大,G2减小
D.G1减小,G2增大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力的分解知识。物体重力分解时,G1=Gsinθ,G2=Gcosθ。当斜面倾角增大,sinθ增大,cosθ减小。所以G1增大,G2减小。选项A、B、D分析错误,C选项符合力的分解规律。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接入电路后,其两端的电压越大,电源的电动势也越大
B.打开开关,日光灯立刻就亮了,表明导线中自由电荷定向运动的速率接近光速
C.将一根电阻丝均匀拉长为原来2倍,则电阻丝的电阻变为原来的2倍
D.超导现象是指温度特别低时,导体的电阻降为零的现象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电学相关知识。电动势是电源本身的特性,与两端电压无关,A错误。日光灯打开后不是立刻亮,导线中自由电荷定向运动速率远低于光速,B错误。电阻丝均匀拉长为原来2倍,电阻变为原来4倍,C错误。而超导现象指在温度特别低时,导体电阻降为零,D正确。所以应选D。
4、
A.M点的磁场方向和P点的磁场方向相反
B.M点的磁场方向和P点的磁场方向相同
C.M点的磁感应强度小于P点的磁感应强度
D.M点的磁感应强度大于P点的磁感应强度
答案:C
解析:磁场方向沿磁感线的切线方向,且磁感线越密的位置磁感应强度越大,所以M点和P点的磁场方向不同且不在同一直线上,另外M点的磁感应强度小于P点的磁感应强度,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5、关于密闭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由于气体分子相互作用产生的
B.是由于气体分子碰撞容器壁产生的
C.是由于气体的重力产生的
D.气体温度越高,压强就一定越大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密闭容器中气体压强产生原因的理解。气体压强是由于大量气体分子频繁碰撞容器壁产生的。A选项气体分子相互作用不是压强产生的主要原因;C选项气体重力对压强影响极小;D选项气体温度高,压强不一定大,还与体积等因素有关。所以答案选B。
6、马路上的路灯总是一起亮,一起灭。如果它们其中一盏灯的灯丝断了,其它灯正常发亮,根据这些现象判断路灯是()。
A.可以串联、也可以是并联
B.一定是并联
C.一定是串联
D.不能确定是何种连接方式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电路连接方式的判断。在串联电路中,一处断路,整个电路都不通;而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互不影响。马路上的路灯一盏灯丝断了,其它灯仍正常发亮,说明各路灯之间互不影响,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所以路灯一定是并联的。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比0℃的水冷
B.10℃的铁块比10℃的木块冷
C.10℃的铁块与10℃的木块冷热程度不同
D.0℃的冰与0℃的水冷热程度相同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温度与冷热程度关系的理解。温度是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在标准状况下,0℃的冰和0℃的水,温度相同。只要温度相同,冷热程度就相同。A选项中0℃的冰和0℃的水温度一样,不存在谁更冷。B、C选项10℃的铁块和10℃的木块温度相同,冷热程度也相同。所以答案选D。
8、如图所示,木块沿竖直墙下落,木块的受力情况是()
A.只受重力
B.受到重力和摩擦力
C.受到重力、摩擦力和弹力
D.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