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高原病防治医师证职业考试试卷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高原病最常见的类型是
A.急性高原病
B.慢性高原病
C.高原肺水肿
D.高原脑水肿
2.急性高原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A.缺氧
B.寒冷
C.疲劳
D.精神紧张
3.高原肺水肿的典型表现是
A.咳嗽、咳痰
B.呼吸困难
C.头痛、头晕
D.恶心、呕吐
4.预防高原病最有效的措施是
A.提前服用抗高原病药物
B.缓慢登高
C.吸氧
D.加强锻炼
5.慢性高原病的诊断主要依靠
A.临床表现
B.实验室检查
C.影像学检查
D.以上都是
6.高原脑水肿的治疗关键是
A.吸氧
B.降低颅内压
C.补充液体
D.应用抗生素
7.下列哪种药物可用于治疗高原肺水肿
A.氨茶碱
B.地塞米松
C.呋塞米
D.以上都是
8.高原病患者出现头痛时,可选用的药物是
A.布洛芬
B.吗啡
C.哌替啶
D.以上都不可用
9.长期居住在高原地区的人群,其血红蛋白水平通常会
A.降低
B.升高
C.不变
D.先降低后升高
10.高原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避免
A.剧烈运动
B.高盐饮食
C.饮酒
D.以上都是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高原病的常见类型包括
A.急性高原病
B.慢性高原病
C.高原肺水肿
D.高原脑水肿
E.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2.急性高原病的诱发因素有
A.快速登高
B.过度劳累
C.寒冷
D.呼吸道感染
E.精神紧张
3.高原肺水肿的临床表现有
A.咳嗽、咳痰
B.呼吸困难
C.发绀
D.咯粉红色泡沫痰
E.肺部湿啰音
4.预防高原病的方法有
A.提前进行适应性锻炼
B.缓慢登高
C.避免剧烈运动
D.注意保暖
E.携带抗高原病药物
5.慢性高原病的诊断依据包括
A.长期居住在高原地区
B.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等症状
C.血红蛋白、红细胞增多
D.心脏、肝脏等器官功能异常
E.排除其他疾病
6.高原脑水肿的治疗措施有
A.吸氧
B.降低颅内压
C.应用糖皮质激素
D.改善脑代谢
E.加强护理
7.治疗高原肺水肿可选用的药物有
A.氨茶碱
B.地塞米松
C.呋塞米
D.硝苯地平
E.西地兰
8.高原病患者饮食应注意
A.高糖饮食
B.高蛋白饮食
C.低盐饮食
D.多吃蔬菜水果
E.避免饮酒
9.长期高原暴露可能导致的身体变化有
A.心肺功能增强
B.血液系统改变
C.神经系统功能异常
D.消化系统功能紊乱
E.免疫系统功能下降
10.高原病的康复措施包括
A.逐渐降低海拔
B.适当休息
C.加强营养
D.进行康复训练
E.定期复查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高原病只发生在初次进入高原的人群。(×)
2.急性高原病患者都需要立即吸氧治疗。(√)
3.高原肺水肿患者应采取半卧位休息。(√)
4.预防高原病不需要提前做任何准备。(×)
5.慢性高原病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以完全康复。(×)
6.高原脑水肿患者的意识障碍一旦出现很难恢复。(×)
7.治疗高原病的药物可以随意增减剂量。(×)
8.高原病患者在症状缓解后即可停止治疗。(×)
9.长期高原居住者不会患高原病。(×)
10.高原病的发生与个体的体质和适应能力无关。(×)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急性高原病的诊断要点。
答:近期进入高原地区,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心慌、气短等症状,结合登高史可诊断。症状严重程度与登高速度、海拔高度等有关。
2.如何预防高原肺水肿的发生?
答:缓慢登高,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初入高原可提前服用抗高原病药物,保持良好心态,避免剧烈运动。
3.慢性高原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答:以改善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为主。可采用吸氧、降低红细胞压积、改善心肺功能等措施,同时注意休息、调整饮食,避免加重病情的因素。
4.简述高原脑水肿的急救措施。
答:立即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快速降低颅内压,如使用甘露醇等。应用糖皮质激素减轻脑水肿,加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转至低海拔地区进一步治疗。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谈谈你对高原病防治中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答:健康教育可提高人们对高原病的认知,使其了解预防方法,如缓慢登高、提前准备等。能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在出现症状时及时就医,促进康复,减少高原病的发生及危害。
2.如何在高原地区开展高原病的群防群治工作?
答: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高原病防治知识。组织培训基层医疗人员,提高诊治能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