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疗法师大赛理论考前冲刺练习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60分)
一、单选题(1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60分)
1、[单选题]点揉肩部()可缓解颈部酸沉。
A.合谷穴
B.委中穴
C.商阳穴
D.肩井穴
答案:D
解析:点揉肩部的穴位需要选择位于肩部的选项。肩井穴位于肩上,属足少阳胆经,具有疏通局部经络、缓解颈肩酸痛的作用。《针灸甲乙经》记载肩井主治“肩背痹痛”。合谷穴位于手部,委中穴在膝后,商阳穴在手指末端,均不处于肩部。综合分析,肩井穴符合题干所述部位及功效。答案:[D]
2、[单选题]()为娇脏不耐寒热。
A.肺
B.脾
C.心
D.肝
答案:A
解析:肺在中医理论中被称作娇脏,因其位于胸腔高位,外合皮毛,开窍于鼻,易受外邪侵袭。《医学心悟》有肺为娇脏,不耐寒热的记载,强调肺脏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脾主运化,心主血脉,肝主疏泄,均不符合不耐寒热的生理特性。该题主要考查藏象学说中脏腑的生理特性。
3、[单选题]当人安静时,血主要归藏于()。
A.肝
B.心
C.脾
D.肾
答案:A
解析:《灵枢·本神》提到“肝藏血”,《素问·五脏生成》指出“人卧血归于肝”。肝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生理功能。人体安静时,外周血需求量减少,部分血液回流至肝贮藏。心主血脉,脾统血,肾主藏精,与血归藏无直接关联。选项A正确。
4、[单选题]有“三抗一升”作用,通常以放血为手段的耳穴是()。
A.轮一穴
B.降压沟穴
C.肝阳穴
D.耳尖穴
答案:D
解析:“三抗一升”指抗过敏、抗炎症、抗风湿及提升机体免疫功能。耳尖穴位于耳廓尖端,属常用放血穴位。根据《耳穴诊断治疗学》描述,耳尖穴放血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广泛应用于发热、高血压、急性结膜炎等症,符合“三抗一升”作用特点。轮一穴多用于扁桃体炎、发热;降压沟穴主降压;肝阳穴常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综合分析,耳尖穴的功能与题干描述一致。
5、[单选题]拇指有紫黑色青筋,提示()。
A.肩周炎
B.腰背酸痛
C.便秘
D.冠心病
答案:D
解析:在中医手诊理论中,观察手部不同区域的静脉变化可推测健康问题。拇指根部青筋异常与心血管系统关联,传统观点认为此处对应心脏区域。《中医诊断学》及手诊相关文献提及,该区域青筋明显或呈紫黑色常提示心血瘀阻,多见于冠心病等心脏疾患。选项A、B、C涉及部位或系统与拇指青筋关联性较弱,D选项符合传统手诊对应关系。
6、[单选题]四肢酸沉诊断不明确时,建议宾客()。
A.立刻按摩
B.就医检查
C.暴饮暴食
D.剧烈运动
答案:B
解析:四肢酸沉在诊断不明确时,可能存在潜在健康问题或疾病风险,未经专业评估贸然处理可能导致病情延误或加重。选项A(立刻按摩)可能掩盖症状或加重某些疾病;选项C(暴饮暴食)、D(剧烈运动)均违背健康常识,可能加剧不适。选项B(就医检查)符合医学规范,确保通过专业手段明确病因后对症处理。此逻辑基于常见医疗建议,如《症状鉴别诊断学》中关于不明原因躯体症状的处理原则。
7、[单选题]喜润恶燥是()的特性。
A.胃
B.膀胱
C.三焦
D.胆
答案:A
解析:在中医理论里,胃被称为“阳明燥土之腑”,具有阳性特性,易受燥邪影响变干燥,其功能依赖津液滋润。胃需津液持续滋润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津液充足时能进行食物受纳和腐熟,促进消化吸收;若失去滋润,功能会受影响,引发消化不良等症状。所以“喜润恶燥”是胃的特性。
8、[单选题]推法包括()。
A.拇指推
B.掌推
C.多指推
D.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推法作为基本推拿手法,核心分类依据接触部位不同,涵盖指推法(含拇指、多指等操作变式)和掌推法。根据临床操作规范,拇指推属指推范畴,多指推为指推延伸技法,掌推单独成立,故选项均符合推法定义。
9、[单选题]针对手阳明大肠经,常用精油有()。
A.肉桂
B.柠檬草
C.丁香
D.肉桂、德国洋甘菊、姜、甜杏仁油
答案:D
解析:手阳明大肠经主司传导糟粕,常用精油需具备温通散寒、行气化滞功能。根据中医经络理论,肉桂温经散寒,德国洋甘菊消炎解痉,姜驱寒通络,甜杏仁油作为基础油调和诸药,四者配伍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