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N1级执业医师护理士外科护理复习题与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
1.小而深的伤口多见于
A、裂伤
B、切割伤
C、挫伤
D、撕脱伤
E、刺伤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刺伤的伤口特点通常是小而深,因为尖锐物体刺入较深部位形成。切割伤伤口一般较整齐,深度相对较一致,不像刺伤那么深而窄。挫伤主要是钝性暴力导致组织损伤,一般不会有小而深的伤口。撕脱伤是皮肤等组织被强力撕脱,伤口形态不规则且较大。裂伤多由钝性暴力造成,伤口较大且不整齐,与小而深不符。
2.门静脉提供肝脏全部血液供应的
A、65%~70%
B、70%~75%
C、30%~45%
D、55%~60%
E、45%~5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正常情况下,门静脉供应肝脏70%~75%的血液,肝动脉供应25%~30%的血液。
3.最易发生休克的急腹症是
A、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B、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C、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
D、急性单纯性肠梗阻
E、胆道蛔虫症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时,胆管内压力急剧升高,胆汁中的细菌和毒素可逆行入血,引起感染性休克,是急腹症中最易发生休克的类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胆道蛔虫症一般较少迅速发展为休克。
4.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主要鉴别方法是
A、肝脏肿块的大小
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测定
C、反复测定肝功能
D、寻找肝脏以外有无原发性肿瘤病灶
E、甲胎蛋白测定
正确答案:E
5.目前中度以上甲状腺功能亢进较好的疗法是
A、长期服用抗甲状腺功能亢进药
B、长期服用普萘洛尔
C、131I内照射治疗
D、长期服用碘剂
E、甲状腺大部切除术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是目前治疗中度以上甲状腺功能亢进较好的疗法。手术切除大部分甲状腺组织,能有效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从而缓解甲亢症状。长期服用抗甲状腺功能亢进药易复发且有不良反应;长期服用普萘洛尔主要是控制症状而非根本治疗;131I内照射治疗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并发症;长期服用碘剂仅用于术前准备等短期应用,不能作为主要治疗方法。
6.下列哪项是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早期表现
A、呕血、黑便
B、寒战、高热
C、上腹部突发剧痛,有明显腹膜刺激征
D、肝浊音界缩小和消失
E、腹部出现移动性浊音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早期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突发剧痛,疼痛迅速蔓延至全腹,且有明显腹膜刺激征。呕血、黑便多见于溃疡出血时;寒战、高热常见于感染等情况;腹部出现移动性浊音一般在穿孔后有较多腹腔积液时才会出现,不是早期表现;肝浊音界缩小和消失是穿孔后的重要体征,但相比之下上腹部突发剧痛及腹膜刺激征出现更早更典型。
7.氟尿嘧啶(5-Fu)属于抗化疗药物中的
A、细胞毒素类
B、抗代谢类
C、生物碱类
D、激素类
E、其他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氟尿嘧啶是抗代谢类化疗药物,它在体内可干扰核酸代谢,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
8.局麻药毒性反应发生惊厥时宜选用
A、氯丙嗪(冬眠灵)
B、多巴胺
C、苯巴比妥
D、硫喷妥钠
E、肾上腺素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硫喷妥钠是超短效的巴比妥类药物,能迅速通过血脑屏障,抑制大脑皮质和网状结构,使惊厥停止,是局麻药毒性反应发生惊厥时的首选药。苯巴比妥起效相对较慢,不如硫喷妥钠迅速控制惊厥;肾上腺素主要用于治疗过敏性休克等,与控制惊厥无关;氯丙嗪有一定的镇静作用,但不是控制局麻药惊厥的首选;多巴胺主要用于抗休克等治疗,与本题无关。
9.大便带血,便后剧烈疼痛应考虑
A、直肠息肉
B、肛瘘
C、内痔
D、肛裂
E、直肠肛管周围脓肿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肛裂的典型表现为疼痛、便秘和出血。疼痛多剧烈,有典型的周期性,排便时由于肛裂内神经末梢受刺激,立刻感到肛管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称为排便时疼痛;便后数分钟可缓解,称为间歇期;随后因肛门括约肌收缩痉挛,再次剧痛,此期可持续半到数小时,临床称为括约肌挛缩痛。直至括约肌疲劳、松弛后疼痛缓解,但再次排便时又发生疼痛。出血一般量少,鲜红色,有时染红便纸,或附着于粪便表面,有时滴血。所以大便带血,便后剧烈疼痛应考虑肛裂。肛瘘主要表现为反复自外口流出少量脓性、血性、黏液性分泌物,局部可触及硬索状肿物,一般无大便带血及便后剧烈疼痛的典型表现。内痔主要表现为便血及脱出,一般无便后剧烈疼痛。直肠肛管周围脓肿主要表现为肛周持续性跳痛,逐渐加重,可有全身感染症状,一般无大便带血及便后剧烈疼痛典型表现。直肠息肉一般表现为便血,多为无痛性便血,很少有便后剧烈疼痛。
10.急性胰腺炎术后营养最初2~3周靠
A、高蛋白饮食
B、流食
C、全胃肠外饮食
D、要素饮食
E、低脂、低糖流食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