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3年度反射疗法师3级综合提升测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网校专用】.docx
文件大小:22.53 K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6-26
总字数:约5.84千字
文档摘要

反射疗法师3级综合提升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80分)

一、单选题(2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80分)

1、[单选题]形成动脉血压的前提条件是()。

A..外周阻力

B..足够的循环血量充盈

C..大动脉的弹性

D..以上都是

答案:B

解析:动脉血压的形成首先需要心血管系统内有血液充盈,足够的循环血量是产生血压的基础。循环血量不足时,血管充盈度下降,无法形成足够的压力。生理学基础理论指出,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反映了血管内血液充盈程度,这一压力是形成动脉血压的前提。选项B对应这一理论基础;选项A(外周阻力)和C(大动脉弹性)虽参与血压调节,但属于维持机制而非前提;选项D包含错误选项,故不成立。(参考:《生理学》循环系统章节)

2、[单选题]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要求赔偿。

A..生产者

B..销售者或服务者

C..交易平台提供者

D..总经销商

答案:B

解析: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服务,合法权益受损时主张赔偿的对象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该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消费者可向销售者或服务者要求赔偿,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在特定情形下(如无法提供销售者真实信息、明知侵权行为未采取措施)承担相应责任。选项B对应直接交易相对方的责任主体,生产者(A)通常适用于产品缺陷责任而非一般交易纠纷,平台(C)仅在特定条件下担责,总经销商(D)无直接法律关联。

3、[单选题]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区别的主要依据是()。

A..解剖形态的差异

B..生理功能的差异

C..经脉络属的有无

D..所在部位的不同

答案:B

解析: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分类依据是生理功能的不同。《素问·五脏别论》明确提出:“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此皆至阴之类。”奇恒之腑“藏而不泻”,功能异于六腑。选项A解剖形态、C经脉络属、D所在部位均非主要区分标准。

4、[单选题]推拿介质中蛋清的作用是()。

A..清热祛湿

B..降温退热

C..消肿止痛

D..消食导滞

答案:D

解析:推拿介质中蛋清的作用在《小儿推拿学》中有明确记载。蛋清性凉,质地润滑,主要功能为促进消化、缓解积滞。选项A“清热祛湿”偏于解湿热,B“降温退热”通常对应酒精或薄荷类介质,C“消肿止痛”多涉及活血化瘀类介质。D“消食导滞”贴合蛋清润滑特性,适用于腹部推拿以助消化。

5、[单选题]小腿脾反射区治疗脾脏疾患,采用下列哪类手法:(()。

A..用拇指的指腹或指端在反射区揉按

B..用拇指指腹或指端沿胫骨推按

C..用拇指指端或食指指间关节顶点按压

D..用拇指指腹或指端在反射区推按

答案:A

解析:本题核心考查反射区疗法中针对脾脏的特殊操作手法。根据反射区治疗原则,脾反射区位于胫骨内侧后缘,需采用渗透性较强且能持续刺激的手法,拇指指腹或指端揉按可通过环形运动增强局部气血循环,促进脾脏功能调节,符合揉法生热的反射区治疗机理,而推按或顶点按压更适合线性反射区或深层组织刺激。

6、[单选题]()不属于保健按摩师文明服务。

A..同行相轻

B..言而有信

C..善解人意

D..谈吐文雅

答案:A

解析:该题出自保健按摩师职业道德规范相关内容。《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保健按摩师》中明确要求从业人员需具备尊重同行、诚实守信的职业素养。选项A同行相轻直接违背职业操守中团结协作的基本要求,属于贬损同行、破坏行业团结的不当行为。选项B体现诚信原则,C展现服务意识,D符合职业礼仪,这三项均为保健按摩师文明服务的具体要求。

7、[单选题]推法应以()部着力于受术部位。

A..掌、肘、膝

B..指、足、膝

C..指、掌、肩

D..指、掌、肘

答案:D

解析:推法在操作时,着力部位需与受术部位接触并施加压力。根据《推拿学》手法分类,推法分为指推法、掌推法和肘推法。选项B中的指、掌、肘分别对应这三种推法的接触部位。选项A的膝部、选项C的足和膝、选项D的肩均不符合推法规范的操作部位要求。

8、[单选题]脊柱向前弯曲是,椎间盘变化是()。

A..椎间盘前方变薄

B..椎间盘侧方变薄

C..椎间盘向前移动

D..椎间盘前方变厚

答案:A

解析:脊柱前屈时,椎体前部压力增大,髓核后移,导致椎间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