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疗法师3级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80分)
一、单选题(2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80分)
1、[单选题]小腿上的头部反射区定位是:()。
A..在小腿内侧上段,胫骨内髁下缘直下4寸
B..在小腿内侧上段,胫骨内髁下缘凹陷处
C..在小腿内侧上段,胫骨内髁下缘直下1寸
D..在小腿内侧上段,胫骨内髁下缘直下3寸
答案:B
解析:反射区定位依据人体反射区对应理论。胫骨内髁下缘凹陷处为解剖标志,符合头部反射区的定位特征。选项A、C、D均描述胫骨内髁下缘直下不同寸数位置,与题干要求的凹陷处定位不一致。《反射疗法学》下肢反射区定位明确指出头部对应区域位于胫骨内髁下缘凹陷处。
2、[单选题]内鼻反射区的操作流程是()。
A..搓摩1分钟,掐5~8次,点按5~10次
B..点按5~20次,揉点1分钟,搓摩1分钟
C..点按5~10次,由下向上推按5~10次,揉压1分钟
D..掐5~8次,点按5~10次,由下向上推按5~10次
答案:D
解析:内鼻反射区操作流程通常涉及掐、点按、推按三步手法。根据反射疗法标准流程,掐法刺激频率较低(5-8次),点按需中等力度(5-10次),推按遵循由下至上的方向(5-10次)。选项D完整包含此三部操作,次数符合规范要求。其余选项或步骤次序不符(如A未含推按),或手法重复冗余(如B点按次数超限),或流程不完整(如C缺少掐法)。专业资料中强调内鼻反射区需先掐后推,以激活局部反应。
3、[单选题]当动脉血压(),肾血流量可保持不变。
A..80~180mmHg
B..60~180mmHg
C..80~120mmHg
D..100~120mmHg
答案:A
解析: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时,肾脏可通过自身调节机制维持肾血流量的相对恒定。这一血压范围在生理学中通常描述为80~180mmHg。选项A的数值范围与此描述一致,其他选项的数值范围超出或未涵盖肾脏自身调节的有效区间。[来源:《生理学》(人卫版)肾脏血液循环章节]。选项B的下限过低,C、D范围过窄,均不符合肾血流量自身调节的血压阈值。
4、[单选题]手部放松手法中,可以疏通经络,强壮内脏,健身祛病的手法叫()。
A..拔指
B..屈指
C..夹指
D..勾指
答案:A
解析:这道题目涉及手部放松手法的功能分类。根据传统中医推拿理论,手部不同操作手法对应特定生理调节作用。拔指法通过牵拉手指关节与筋膜,刺激手三阴经、手三阳经,促进经络气血运行,间接关联脏腑功能,被认为具有调理内脏的作用。其他选项如屈指、夹指、勾指主要针对局部关节活动或穴位刺激,作用范围较局限。相关手法分类可见《推拿学》教材中“手部专项手法”章节。
5、[单选题]以下哪个不属于掐按法的治疗作用()。
A..急症
B..癫狂发作
C..慢性疼痛
D..神经衰弱
答案:B
解析:《推拿学》中记载,掐按法常用于急救及痛症处理,具有开窍镇惊、通络止痛的功效。癫狂发作属于精神类疾病,传统推拿手法中掐按法并非主要对症治法。急症、慢性疼痛、神经衰弱可通过掐按法调节气血、缓解症状。[A][C][D]均为适应症,[B]不在适用范围。
6、[单选题]颈项部、腰背部病变范围较广、部位较深、肌肉较丰满的部位,可选择()。
A..刺激柔和而渗透作用又较强的手法
B..接触面大而刺激力较强的手法
C..接触面大而刺激力较柔和的手法
D..接触面小而刺激力较强的手法
答案:B
解析:颈项部、腰背部因肌肉丰厚、病变范围广且部位较深,需选用既能覆盖较大面积又能施加足够刺激力的手法。接触面大手法的优势在于广泛覆盖病变区域,刺激力强则能深入渗透至深层组织,达到治疗效果。选项A渗透力虽强但刺激柔和,可能无法满足深层刺激需求;选项C刺激力不足,难以作用于深部病变;选项D接触面小,无法覆盖广泛区域。选项B符合手法选择原则,即“接触面大且刺激力适中”,适用于深层、大面积部位的治疗。参考《推拿学》中对软组织病变治疗手法的描述。
7、[单选题]小腿上的下腹部反射区手法操作部位在:()。
A..小腿腓骨外侧后方,从外踝后方向上延伸约一横指的一竖条状区域
B..小腿腓骨外侧后方,从外踝后方向上延伸约二横指的一竖条状区域
C..小腿腓骨外侧后方,从外踝后方向上延伸约三横指的一竖条状区域
D..小腿腓骨外侧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