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考试文化素质物理考前冲刺练习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80分)
一、单选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坐在火车里的乘客,总感到车厢外的树在“向后跑”,他选择的参考系是()
A.乘坐的火车
B.远处的山
C.车外的树
D.地面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参考系的知识。在运动学中,参考系的选择决定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描述。乘客感觉车厢外的树在“向后跑”,是因为他以自己乘坐的火车为参考系。以火车为标准,相对火车,树就呈现出向后运动的状态。而远处的山、车外的树、地面都不能让乘客产生树在“向后跑”的感觉,所以答案是A。
2、运动员参加100m赛跑,第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2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6m/s
B.10m/s
C.11m/s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除以总时间。运动员跑100m赛跑,第10s末到达终点,位移是100m,时间是10s。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全程平均速度=100m÷10s=10m/s,所以答案选B。
3、据公式R=U/I,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据公式R=U/I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据公式R=U/I可知,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C.据公式R=U/I可知,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它的阻值为零
D.导体的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的电流均无关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导体电阻本质的理解。公式R=U/I只是计算电阻的方式,而非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是导体自身的特性,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决定。电压和电流的变化不会改变导体电阻的大小,所以答案选D。
4、下列关于力的判断,正确的是()
A.马拉车向前做加速运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一定大于车拉马的力
B.一物体放在木板上静止不动,物体对木板的压力就是木板的重力
C.小球沿倾角为30o的光滑斜面下滑时只受重力作用
D.物体与接触面间的摩擦力方向一定与接触面对物体的弹力方向垂直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力的相关概念的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马拉车的力和车拉马的力大小相等,A错误。物体对木板的压力和木板的重力性质不同,B错误。小球沿斜面下滑还受斜面支持力,C错误。摩擦力方向与接触面平行,弹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所以物体与接触面间的摩擦力方向一定与接触面对物体的弹力方向垂直,D正确。
5、转笔(PenSpinning)是一项用不同的方法与技巧、以手指来转动笔的休闲活动,如图所示。转笔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其中也包含了许多的物理知识,假设某转笔高手能让笔绕其上的某一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有关该同学转笔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笔杆上的点离o点越近的,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越大
B.笔杆上的各点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
C.若该同学使用中性笔,笔尖上的小钢珠有可能因快速的转动做离心运动被甩走
D.若该同学使用的是金属笔杆,目考虑地磁场的影响,由于笔杆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因此金属笔杆两端一定不会形成电势差。
答案:C
解析:A,由向心加速度公式可知,笔杆上的点离o点越近的,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越小,A错误;
B,杆上的各点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杆的弹力提供的,与万有引力无关,B错误;
C,当转速过大时,当外力提供的向心力小于所需要的向心力时,笔尖上的小钢珠做离心运动被甩走,C正确
D,当金属笔杆转动时,切割地磁场,从而产生感应电动势,但不会产生感应电流,D错误;
故选C。
6、首先发现电磁感应的物理学家是()
A.法拉第
B.楞次
C.安培
D.奥斯特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电磁感应发现者的了解。在物理学发展历程中,电磁学领域有众多重要人物。法拉第经过不懈研究和实验,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楞次主要贡献是楞次定律,安培在电磁学方面也有重要成果,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所以这道题答案是A,即法拉第。
7、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吸放热过程相对应的是()
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放热过程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会变干——汽化——吸热过程
C.夏天喝饮料,常在杯中加入冰块,一会儿冰块变小——升华——放热过程
D.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