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科学小品文读写方法的探究与实践.docx
文件大小:41.49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6-26
总字数:约4.71千字
文档摘要

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科学小品文读写方法的探究与实践

摘要:科学小品文读写能力对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日渐凸显,但教师在教学该类文章时往往容易陷入只教学文本内容而忽视文体知识和写作指导的误区。而在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开展科学小品文教学,既能使教师以更宽的视野观照文本与文体,又能使学生对说明文知识形成整体认知进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具体实践中,教师可采用提炼式比较阅读、主题式深度阅读、运用式情境写作等读写方法,指导学生建构说明文的知识体系,体验科学小品文的文体特征,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理想学习状态。

关键词:科学小品文;单元整体教学;初中语文

科普阅读是全科阅读的重要领域,随着科学的话语权在公共事务中不断增强,公众呼唤优秀的科普作品,呼唤多样的精神享受。作为一类科普作品,科学小品文(也称“文艺性说明文”)是科普说明文与小品文(散文的一种)相结合的产物,它整合了认知价值与审美价值,在内容形式、思想意蕴、审美情趣等方面有独特追求,一直被选编入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材中。然而,在教学这类文章时,教师往往容易陷入只教学文本内容而忽视文体知识和写作指导的误区,从而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单元整体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多元化、教学方式多样化以及实施整合教学的有效策略,能够促进学生的认识发展[1]。在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开展科学小品文教学,既能使教师以更宽的视野观照文本与文体,又能使学生对说明文知识形成整体认知,提升语言运用、思维能力等语文核心素养。下面,笔者以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以下简称“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时间的脚印》的教学为例,尝试在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采用提炼式比较阅读、主题式深度阅读、运用式情境写作等读写方法,指导学生建构说明文的知识体系,体验科学小品文的文体特征,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理想学习状态。

一、提炼式比较阅读:基于知识理解,建构说明文知识体系

科学小品文强调科学性和客观性,讲究趣味性和文艺性,它与其他说明文的主要区别在于采用了文学的表现手法。教学该类文章,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获得科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体验科学小品文浓郁的文艺笔调和文化意蕴,揣摩科学小品文的写作技巧。那么,如何让学生更深刻地体悟科学小品文的文体特征?笔者以为,指导学生基于知识理解建构说明文知识体系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策略。

经统计,笔者发现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选编的二十余篇说明文多为科学小品文,这些文章运用说明方法,借助文学手法,书写科学情趣与生命哲理。其中,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义务教育阶段最后一个说明文单元,而八年级的学生也具有一定的阅读积累和经验,已逐步养成自读赏析、质疑批注的学习习惯。此时引导学生梳理提炼说明文文体知识、建构说明文知识体系是较为合适且必要的。综合以上分析,在教学《时间的脚印》之前,笔者引导学生运用提炼式比较阅读的方法,梳理提炼说明文的知识体系,并设计了如下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比较阅读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下册中的说明文单元选文,以图表或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说明文的知识体系。

该学习任务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从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等角度,完成对说明文文体知识的基本整理。同时,笔者指导学生比较阅读统编教材中的说明文选文,通过对具体篇目的梳理和分类,概括提炼单元知识。经学习,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出说明文文体知识体系的基础模型(如图1所示),并形成如下认识。

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五篇科学小品文涉及建筑、园林、绘画领域,以事物为说明对象,抓住事物的特征,主要采用时空顺序,以恰当的方法和严谨的语言,强调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以生动优雅的表达体现了文学之美。

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五篇科学小品文涉及物候学、地质学、生态学领域,以科学道理为说明对象,采用逻辑顺序,强调科学思考方法,运用朴素优美的散文化语言,通过分析推理的方式,引导读者理解科学道理,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主题式深度阅读:基于单篇文章,体验科学小品文文体特征

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的科学小品文教学是一个完整、动态、互动的过程。《时间的脚印》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篇说明文,被定位为自读课文,教师可将其作为检验学生单元学习效果的样本文章。在教学该课时,笔者引导学生运用主题式深度阅读的方法,深度理解科学小品文散文化的写作特点、科学的逻辑顺序、鲜明的人文主题,使学生充分体验科学小品文的科学性与文学性。为达成以上目标,笔者设计了如下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二】(1)结合《时间的脚印》课后阅读提示深度阅读文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提炼文章的人文主题,理解文章的说明逻辑,厘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并绘制本课知识思维导图。(2)勾画或摘抄重点字词、特殊句式及语段,从方法、语言、修辞、标点等角度赏析科学小品文的表达方式及语言风格。

为使学生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