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人:xxx
20xx-04-05
烧烫伤护理
目录
CONTENTS
烧烫伤基本概念与分类
急救处理措施与方法
创面护理要点与技巧
疼痛管理与心理支持工作部署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建议
康复期锻炼指导及效果评价
01
烧烫伤基本概念与分类
烧烫伤是指由火焰、热液、高温气体、激光、炽热金属液体或固体等所引起的zu织损害,通常是指皮肤或黏膜,严重者也可伤及皮下或黏膜下zu织,如肌肉、骨、关节甚至内脏。
烧烫伤定义
烧烫伤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热力烧伤、化学烧伤、电烧伤等。其中,热力烧伤最为常见,如火焰、热液、高温气体等;化学烧伤则是由酸、碱、磷等化学物质引起的;电烧伤则是由电流通过人体引起的zu织损伤。
烧烫伤原因
一度烧烫伤
01
伤及表皮浅层,ju部红肿、热、痛,无水疱,感觉过敏,表面干燥。
二度烧烫伤
02
伤及表皮的生发层和真皮乳头层,ju部红肿明显,有大小不一的水疱形成,内含淡黄色澄清液体,水疱皮如剥脱,创面红润、潮湿、疼痛明显。
三度烧烫伤
03
伤及皮肤全层,甚至可深达皮下、肌肉、骨等。创面的水疱较小或较扁薄,感觉消失,皮温低。创面苍白或焦黄呈炭化状,干燥,无渗液,发凉,针刺和拔毛无痛觉。
热水烫伤
火焰烧伤
化学烧伤
电烧伤
由高温液体如沸水、热油、钢水等引起的烫伤,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烧烫伤类型。
由酸、碱、磷等化学物质引起的烧伤,其严重程度与化学物质的性质、浓度及接触时间有关。
由火焰、高温气体等引起的烧伤,通常伤情较重,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由电流通过人体引起的zu织损伤,通常伤口较小但较深,可能伴有电击伤的其他症状。
02
急救处理措施与方法
评估伤者意识状态
判断伤者是否有意识模糊、昏迷等现象。
判断烧烫伤程度
观察伤者皮肤颜色、疼痛程度、是否有水泡等,初步判断烧烫伤程度。
确认有无其他损伤
检查伤者是否有其他外伤或骨折等损伤。
迅速脱离致伤源
冷水冲洗降温
保护创面
及时就医
01
02
03
04
立即让伤者脱离火源、热源等致伤因素,避免继续受到伤害。
用流动的冷水冲洗伤处,降低皮肤温度,减轻疼痛。
避免创面受到污染和二次损伤,可用干净纱布或布料覆盖。
对于严重烧烫伤,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表现为皮肤红肿、疼痛,无水泡。处理方法为冷水冲洗后涂抹烫伤膏,保持创面清洁干燥。
轻度烧烫伤
表现为皮肤起水泡、脱皮、剧痛等。处理方法为冷水冲洗后剪破水泡,涂抹烫伤膏,并用干净纱布包扎,防止感染。
中度烧烫伤
表现为皮肤焦黑、坏死、无疼痛感等。此时应立即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处理,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重度烧烫伤
03
创面护理要点与技巧
清洁步骤
首先用流动的冷水冲洗创面,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残留物;然后用无菌棉签或纱布蘸取生理盐水轻轻擦拭创面,注意避免过度擦拭造成二次损伤。
消毒方法
选择刺激性小的消毒剂,如碘伏、新洁尔灭等,用无菌棉签或纱布蘸取消毒液,从创面中心向外周轻轻涂擦,消毒范围应超过创面边缘1-2cm。
敷料选择
根据创面大小和渗出情况选择合适的敷料,如无菌纱布、泡沫敷料等。对于渗出较多的创面,可选择吸收性强的敷料;对于干燥的创面,可选择保湿性好的敷料。
更换时机
一般来说,敷料应每天更换一次,以保持创面的清洁和干燥。但如遇到敷料渗湿、污染或脱落等情况,应及时更换。同时,在更换敷料时,要观察创面的愈合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感染预防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保持创面及周围皮肤的清洁和干燥;定期消毒创面及周围环境;避免使用不洁或过期的敷料和药品;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瘢痕预防
在创面愈合过程中,可采用压力疗法、硅胶贴片等措施来预防瘢痕的形成;同时,要避免阳光直射创面,以免加重色素沉着。
功能障碍预防
对于可能影响关节活动的烧烫伤患者,应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以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
04
疼痛管理与心理支持工作部署
03
描述性疼痛评估工具
使用描述性词汇来评估疼痛,如轻度、中度、重度等。
01
数字评分法
使用0-10的数字表示疼痛程度,让患者选择符合自身疼痛的数字。
02
面部表情疼痛量表
通过展示不同疼痛程度的面部表情图片,让患者选择符合自身疼痛的表情。
根据疼痛程度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如非处方药或处方药。
镇痛药物选择
剂量调整
用药时间
根据患者反应和疼痛程度,适时调整药物剂量,以达到最佳镇痛效果。
明确告知患者药物的用药时间,确保按时服药,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
03
02
01
使用冰袋或冷毛巾进行ju部冷敷,减轻疼痛和肿胀。
将受伤部位抬高,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和疼痛。
通过听音乐、看电影等方式分散患者注意力,缓解疼痛带来的不适感。
提供心理支持和情绪安抚,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恐惧情绪。
冷敷
抬高受伤部位
分散注意力
心理支持
05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