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医学检验学相关知识考试模拟题(含答案).docx
文件大小:37.15 KB
总页数:36 页
更新时间:2025-06-27
总字数:约1.28万字
文档摘要

医学检验学相关知识考试模拟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50分)

1.下列哪项是血清总蛋白测定的常规方法()

A.凯氏定氮法

B.双缩脲法

C.酚试剂法

D.紫外分光光度法

答案:B。双缩脲法是血清总蛋白测定的常规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凯氏定氮法是蛋白质测定的经典方法,但操作复杂,不适合常规检测;酚试剂法常用于测定小分子量蛋白质;紫外分光光度法受核酸等杂质干扰较大。

2.以下哪种细胞在血常规检查中被称为“炎症细胞”()

A.红细胞

B.淋巴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答案:C。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在急性炎症时会明显增多,是炎症反应的重要指标,被称为“炎症细胞”。红细胞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淋巴细胞参与免疫反应;嗜酸性粒细胞与过敏反应等有关。

3.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可反映多长时间内的血糖平均水平()

A.1-2周

B.2-3周

C.4-6周

D.8-12周

答案:D。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红蛋白与葡萄糖非酶促结合的产物,其形成是不可逆的,且与血糖浓度呈正相关。它可反映近8-12周的血糖平均水平,是评估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

4.下列关于凝血因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凝血因子大部分是蛋白质

B.凝血因子Ⅲ存在于组织中

C.凝血因子Ⅴ是最不稳定的因子

D.凝血因子Ⅷ是由肝脏合成的唯一的凝血因子

答案:D。凝血因子大部分是蛋白质,凝血因子Ⅲ存在于组织中,被称为组织因子。凝血因子Ⅴ是最不稳定的因子。凝血因子Ⅷ除了由肝脏合成外,还可由血管内皮细胞等合成,并不是由肝脏合成的唯一凝血因子。

5.尿蛋白定性试验中,经典且特异性较好的方法是()

A.加热乙酸法

B.磺基水杨酸法

C.干化学试带法

D.考马斯亮蓝法

答案:A。加热乙酸法是尿蛋白定性试验的经典方法,特异性较好,能对清蛋白、球蛋白都产生反应。磺基水杨酸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但假阳性率较高;干化学试带法主要对清蛋白敏感;考马斯亮蓝法主要用于蛋白质定量。

6.粪便隐血试验化学法中,特异性和灵敏度均较好的方法是()

A.邻联甲苯胺法

B.匹拉米洞法

C.免疫胶体金法

D.愈创木酯法

答案:D。愈创木酯法在粪便隐血试验化学法中特异性和灵敏度均较好。邻联甲苯胺法灵敏度高,但特异性较差;匹拉米洞法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不如愈创木酯法;免疫胶体金法是免疫法,不属于化学法,它特异性高,但易受血红蛋白抗原过量影响出现假阴性。

7.脑脊液外观呈毛玻璃样浑浊,常见于()

A.化脓性脑膜炎

B.结核性脑膜炎

C.病毒性脑膜炎

D.蛛网膜下腔出血

答案:B。结核性脑膜炎时,脑脊液外观呈毛玻璃样浑浊。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外观多呈脓性、浑浊明显;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外观多清亮;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呈血性。

8.以下哪种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时最早升高()

A.肌酸激酶(CK)

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C.乳酸脱氢酶(LDH)

D.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答案:A。在急性心肌梗死时,肌酸激酶(CK)最早升高,一般在发病后3-8小时开始升高,10-36小时达高峰,3-4天恢复正常。CK-MB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异性较高,升高稍晚于CK;LDH升高较晚,持续时间较长;AST特异性不强。

9.下列哪项不是血气分析的常用指标()

A.pH

B.PaO?

C.PaCO?

D.血清钾离子浓度

答案:D。血气分析的常用指标包括pH、PaO?(动脉血氧分压)、PaCO?(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等,用于评估机体的酸碱平衡和呼吸功能。血清钾离子浓度不属于血气分析的常用指标。

10.网织红细胞计数反映的是()

A.红细胞的数量

B.红细胞的寿命

C.骨髓造血功能

D.红细胞的大小

答案:C。网织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计数可反映骨髓的造血功能。红细胞数量可通过血常规中的红细胞计数来体现;红细胞寿命可通过特殊的检测方法测定;红细胞大小可通过红细胞平均体积等指标来评估。

11.阴道分泌物清洁度检查时,主要依据的细胞成分是()

A.阴道上皮细胞和白细胞

B.阴道上皮细胞和红细胞

C.白细胞和红细胞

D.阴道上皮细胞和线索细胞

答案:A。阴道分泌物清洁度检查主要依据阴道上皮细胞和白细胞的数量来分级。红细胞在正常阴道分泌物中一般少见;线索细胞是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重要指标,不是清洁度检查的主要依据。

12.下列关于血型鉴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ABO血型鉴定只需要用抗A和抗B血清

B.交叉配血试验主侧是受血者血清与供血者红细胞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