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输血科工作总结
在医院输血科工作这么久,我深刻觉得这是个既严谨又充满挑战的岗位,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咱就说责任心这事儿吧。责任心是工作的根基,就像南丁格尔对护理工作充满责任心,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她不顾恶劣的环境和危险,精心照顾伤员,每天都要工作很长时间,她的责任心让无数伤员得到了妥善的照顾,大大降低了伤员的死亡率。在输血科,我们每天要面对大量的血液样本和输血需求。从血液的采集、检测、储存到最后的发放,每一步都容不得半点马虎。我心里就一直想着,这每一袋血可都是患者的希望啊。我每次检查血液样本的时候,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就怕错过了什么重要信息。有时候遇到紧急输血的情况,那更是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记得有一次,半夜来了个急需输血的患者,我从床上一咕噜爬起来就往医院跑。在输血的过程中,我全程盯着,直到确定患者没有不良反应才松了口气。我深知自己在工作中的每一份努力都如同砖石,构筑起通往患者健康的坚实道路。
团队协作也非常重要啊。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就像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一样,他们各有各的本事,只有团结在一起才能克服九九八十一难。在输血科,我们和医院的各个科室都有联系。和临床科室沟通患者的输血情况,和检验科交流血液检测的结果等等。我们科室内部也得互相配合,有人负责血液采集,有人负责检测,有人负责储存管理。大家就像齿轮一样,缺了谁都不行。有一次,我们接到了一个大量用血的通知,这时候就需要大家齐心协力了。采集的同事加快速度,检测的同事一丝不苟,储存管理的同事保证血液的供应。我们忙得不可开交,但没有一个人抱怨,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在救命呢。
还有就是不断学习新知识这一点。知识就是力量,就像牛顿不断探索物理知识,最后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一样。医学在不断发展,输血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新的检测方法、新的血液制品不断出现。我们要是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我自己就经常参加各种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每次学到新的东西,就感觉自己又有了新的武器,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了。有一回,学到了一种新的血液交叉配型的方法,回来后在科室里分享,大家一起研究实践,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在输血科工作,我总觉得这就像一场无声的战斗,每一个细节都是关键,关乎着患者的生死存亡。
工作中的细心程度那是相当重要的。细心就像是福尔摩斯探案一样,他对每个细节都不放过,从微小的线索中找出真相。我们输血科的工作也是这样,血液的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这些操作,哪怕是一点点的误差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我记得有一次在做血型鉴定的时候,本来一切都很顺利,但是我突然发现一个样本的检测结果有点模糊不清。我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这可不能含糊啊。于是我重新检测了一遍,又仔细核对了各种试剂和操作步骤,最后确定了正确的血型。我就想啊,这就像走钢丝一样,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的。我们的细心就是患者的保障,我常常告诫自己,绝不能因为自己的粗心大意让患者陷入危险。
沟通能力也不容小觑。就像卡耐基说的那样,一个人的成功,约有15%取决于知识和技能,85%取决于沟通。我们输血科要和很多人打交道,和患者家属解释输血的风险和必要性,和医生商量输血的方案。有一次,遇到一个患者家属,他对输血非常担心,觉得输血会有很多副作用。我就耐心地给他解释,告诉他现在的输血技术很安全,而且对于患者的病情来说输血是非常必要的。我从血液的来源、检测过程到输血后的注意事项,一点一点地跟他说。最后他终于理解了,同意了输血。我当时就觉得,沟通好了,真的能解决很多问题。这不仅让患者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也让我们的工作能顺利进行。
另外,适应能力也是很关键的。达尔文的进化论告诉我们,适者生存。在输血科工作,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有时候会突然来了很多紧急输血的患者,有时候又会面临血液供应不足的问题。我们就得适应这些变化,快速调整工作节奏。有段时间,血液库存特别紧张,我们就得想办法合理分配血液,优先满足那些最紧急的患者。同时,我们还得和血站积极沟通,尽快补充库存。我就想,这就像在大海上航行的船,随时要应对各种风浪,只有适应了,才能顺利前行。
总的来说,在输血科工作虽然不容易,但我还是很热爱这份工作。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成长,不断克服困难,为患者的健康努力着。我相信只要我们在细心、沟通和适应能力这些方面不断提升自己,我们就能在这个岗位上做得更好,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