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认知发展与教育.ppt
文件大小:3.15 MB
总页数:126 页
更新时间:2025-06-27
总字数:约1.47万字
文档摘要

二、记忆的基本过程(2)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了其他刺激的干扰。一旦干扰排除,记忆就能恢复。干扰说可以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解释。所谓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材料的影响叫前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影响叫倒摄抑制。例如,英语老师提倡同学们早晨起来背英语单词,这是因为可以避免前摄抑制的干扰,所以效果较好。第63页,共12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记忆的基本过程(3)压抑动机说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该理论是弗洛伊德在给病人催眠时发现的。个体之所以无法回忆,是因为该回忆使人感到痛苦或尴尬丢人,因此被人为地压抑在无意识之中。考试中因情绪紧张而引起的遗忘也属于这种类型。第64页,共12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记忆的基本过程(4)提取失败说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这种现象叫“舌尖现象”。遗忘之所以发生,不是因为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消失了,而是因为编码不准确,失去了检索线索或线索错误。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寻,所需要的信息就能提取出来。第65页,共12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记忆的基本过程5.防止遗忘的方法(2011年材料分析)(1)及时复习(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4)复习形式多样化(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6)反复识记与尝试背诵相结合(7)掌握复习的量,适当过度学习第66页,共12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记忆的基本过程(三)回忆和再认回忆和再认是在不同的条件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能把它们在人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称为回忆或再现;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把它们加以确认的过程称为再认。第67页,共12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学生记忆的发展特点

(即发展规律,可能考简答)(一)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都在发展。一般来讲,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无意记忆占优势,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的效果。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有意记忆水平开始超过无意记忆水平,但这种记忆仍然是被动的。第68页,共12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学生记忆的发展特点中学生记忆的目的性和抗干扰性较强,且能自己确定记忆任务,这为中学生完成复杂的学习任务的学习提供了保证。小学低年级经常采用机械记忆的方法学习,中学以后有意记忆在学生的记忆中占主导地位。第69页,共12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学生记忆的发展特点(二)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的发展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都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只是在某一年龄阶段,某一种记忆占优势。小学低年级形象记忆占优势。在学习中常常借助具体形象来记忆信息。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抽象言语记忆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具体形象记忆,但他们对抽象材料的记忆仍然以具体事物为基础。中学阶段,学生抽象记忆已经占优势地位,他们对抽象材料的记忆不再依赖具体事物的支撑。第70页,共12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三节表象和想象考纲要求:想象及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第71页,共12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表象的概述(了解)(一)表象的概念表象是指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在头脑中浮现出的关于事物的形象。表象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又不同于知觉。(二)表象的分类从表象产生的主要感觉通道来划分,表象可以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表象等。根据表象创造程度不同,可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第72页,共12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表象的概述(三)表象的特征1.直观性表象是生动有趣的形象在头脑中出现的。2.概括性表象是人们多次知觉的结果,它不表征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表征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因此表象具有概括性。3.可操作性由于表象是知觉的类似物,因此人们可以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第73页,共12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想象的种类(重点,理解各类想象的概念)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1.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有意想象又称随意想象,指有预定目的和自觉进行的想象,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无意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第74页,共12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想象的种类

2.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例如,读古诗《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