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就业促进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精选)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题)
1.《就业促进法》自()起施行。
A.2007年8月30日
B.2008年1月1日
C.2008年5月1日
D.2009年1月1日
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2.国家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A.首要位置
B.突出位置
C.重要位置
D.战略位置
答案:D。依据《就业促进法》规定,国家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3.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建立促进就业的目标责任制度。()以上人民政府对所属的有关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进行考核和监督。
A.省级
B.地市级
C.县级
D.乡级
答案:C。《就业促进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所属的有关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进行促进就业目标责任制度的考核和监督。
4.国家鼓励各类企业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兴办产业或者拓展经营,增加()。
A.就业岗位
B.生产利润
C.技术研发
D.市场份额
答案:A。国家鼓励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增加就业岗位,以促进就业,这是《就业促进法》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
5.国家实行有利于促进就业的金融政策,增加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改进金融服务,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并对自主创业人员在一定期限内给予()等扶持。
A.大额信贷
B.资金赞助
C.小额信贷
D.无息贷款
答案:C。《就业促进法》规定对自主创业人员在一定期限内给予小额信贷等扶持,帮助其解决创业资金难题。
6.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举办的招聘会,不得向()收取费用。
A.劳动者
B.用人单位
C.招聘机构
D.合作媒体
答案:A。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就业权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举办的招聘会不得向劳动者收取费用。
7.用人单位招用人员,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A.性别
B.身高
C.相貌
D.学历
答案:A。《就业促进法》禁止用人单位在招用人员时因性别歧视妇女,除国家规定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岗位外,不得因性别拒绝录用妇女或提高录用标准。
8.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歧视()。
A.残疾人
B.传染病病原携带者
C.少数民族劳动者
D.以上都是
答案:D。《就业促进法》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歧视残疾人、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少数民族劳动者等群体,保障各类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
9.就业困难人员是指因()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以及连续失业一定时间仍未能实现就业的人员。
A.身体状况、技能水平、家庭因素、失去土地
B.身体状况、性别、学历、户籍
C.技能水平、身高、相貌、家庭因素
D.身体状况、学历、工作经验、居住区域
答案:A。就业困难人员主要是因身体状况、技能水平、家庭因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且连续失业一定时间仍未就业的人员。
10.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采取多种就业形式,拓宽公益性岗位范围,开发就业岗位,确保城市有就业需求的家庭()实现就业。
A.至少有一人
B.全部成员
C.有劳动能力的成员
D.男性成员
答案: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确保城市有就业需求的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以保障家庭基本生活。
11.国家建立健全()制度,依法确保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并促进其实现就业。
A.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B.失业保险
C.养老保险
D.医疗保险
答案:B。失业保险制度可以依法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同时促进其再就业,这是《就业促进法》中重要的社会保障措施。
12.职业中介机构不得为无合法证照的用人单位提供()。
A.职业指导
B.职业介绍服务
C.职业培训
D.职业技能鉴定
答案:B。职业中介机构有义务核实用人单位的合法证照,不得为无合法证照的用人单位提供职业介绍服务。
13.企业成规模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
A.10日
B.15日
C.30日
D.60日
答案:C。根据《就业促进法》,企业成规模裁减人员时,应当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
14.国家建立劳动力调查统计制度和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制度,开展劳动力资源和就业、失业状况调查统计,并公布调查统计结果。统计部门和()进行劳动力调查统计和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