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世界知识产权日”知识产权考试模拟题库及答案.docx
文件大小:39.41 KB
总页数:45 页
更新时间:2025-06-27
总字数:约1.47万字
文档摘要

2025年“世界知识产权日”知识产权考试模拟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

1.我国专利法规定的发明创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发明

B.实用新型

C.外观设计

D.商标

答案:D

解析:我国专利法规定的发明创造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商标是用于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志,不属于专利法规定的发明创造范畴。

2.以下哪种情况可以授予专利权()

A.科学发现

B.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C.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D.一种新型的饮料配方

答案:D

解析:根据专利法规定,科学发现、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不授予专利权。而一种新型的饮料配方属于可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

3.商标权的保护期限是()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答案:B

解析:商标权的保护期限为10年,自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期满可以续展,每次续展注册的有效期为10年。

4.著作权自()之日起产生。

A.作品创作完成

B.作品发表

C.作品登记

D.作品出版

答案:A

解析: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自动产生,不论是否发表、登记或出版。

5.以下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是()

A.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B.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C.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

D.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答案:C

解析:A、B、D选项属于著作权的合理使用情形,不构成侵权。C选项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对其作品进行复制、发行等传播行为,侵犯了著作权人的权利。

6.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合同。

A.口头

B.书面

C.电子

D.任意形式

答案:B

解析:根据专利法规定,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

7.我国商标注册采用的原则是()

A.自愿注册原则

B.强制注册原则

C.自愿注册与强制注册相结合的原则

D.先使用原则

答案:C

解析:我国商标注册采用自愿注册与强制注册相结合的原则。对于一般商品和服务,实行自愿注册原则;对于某些特殊商品,如人用药品和烟草制品等,实行强制注册原则。

8.以下关于商业秘密的说法,错误的是()

A.商业秘密是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商业信息

B.商业秘密的保护期限是无限的

C.商业秘密被侵犯后,权利人只能通过民事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D.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是构成商业秘密的要件之一

答案:C

解析:商业秘密被侵犯后,权利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行政保护(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等)、刑事诉讼等多种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A、B、D选项的说法均正确。

9.申请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应当提交请求书、说明书及其摘要和()等文件。

A.权利要求书

B.图片

C.照片

D.样品

答案:A

解析:申请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时,应当提交请求书、说明书及其摘要和权利要求书等文件。图片、照片通常是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时需要的,样品一般不是申请专利必须提交的文件。

10.注册商标有效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商标注册人应当在期满前()内按照规定办理续展手续。

A.6个月

B.12个月

C.18个月

D.24个月

答案:B

解析:注册商标有效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商标注册人应当在期满前12个月内按照规定办理续展手续;在此期间未能办理的,可以给予6个月的宽展期。

11.以下不属于知识产权特征的是()

A.专有性

B.地域性

C.时间性

D.永久性

答案:D

解析:知识产权具有专有性、地域性和时间性的特征。专有性是指知识产权人对其智力成果享有独占权;地域性是指知识产权的效力受到地域的限制;时间性是指知识产权仅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受到保护。永久性不属于知识产权的特征。

12.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

A.10年

B.15年

C.20年

D.30年

答案:C

解析: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5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13.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他人行使著作财产权,并依照约定或者()获得报酬。

A.法律规定

B.行业惯例

C.市场价格

D.双方意愿

答案:A

解析: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他人行使著作财产权,并依照约定或者法律规定获得报酬。

14.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