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西省新余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模拟考试(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新余市是江西省唯一的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其核心产业不包括以下哪项?
A.锂电新能源
B.光伏产业
C.钢铁冶金
D.动力与储能电池
答案:C
解析:新余市重点发展锂电新能源、光伏、动力与储能电池等新能源产业,钢铁冶金为传统产业,非核心新能源产业。
2.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下列行为中应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的是?
A.盗窃他人手机(价值800元)
B.放任所养犬只恐吓他人
C.结伙斗殴
D.旅馆工作人员对住宿的旅客不按规定登记姓名、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
答案:C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6条规定,结伙斗殴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A项属盗窃(未达刑事立案标准),处5-10日拘留;B项处警告或200元以下罚款;D项处200-500元罚款。
3.2023年11月,新余市发布《关于推进“赣西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四中心一枢纽”战略定位,其中“一枢纽”指?
A.赣西交通物流枢纽
B.赣西科创教育枢纽
C.赣西金融服务枢纽
D.赣西文旅消费枢纽
答案:A
解析:《意见》明确“四中心一枢纽”为:先进制造业中心、区域消费中心、科创教育中心、医疗康养中心和交通物流枢纽。
4.辅警在巡逻中发现一名孕妇正在路边哭泣,称被丈夫殴打。根据《公安机关执法细则》,辅警应首先:
A.立即控制其丈夫
B.联系120检查孕妇身体状况
C.记录现场情况并报告民警
D.对双方进行调解
答案:C
解析:辅警无独立执法权,遇警情应及时报告民警,由民警主导处置。A项控制他人需执法权;B项可协助联系但非首要;D项调解需民警主持。
5.下列关于人民警察使用警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制服违法犯罪分子后应立即停止使用警械
B.抓捕盗窃嫌疑人时可直接使用手铐
C.对辱骂民警的醉酒人员可使用警棍约束
D.警械使用必须经现场负责人批准
答案:A
解析:《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7条规定,制服违法犯罪行为人后,应当立即停止使用。B项需符合“可能逃跑、行凶、自杀、自伤”等条件;C项醉酒人员应用约束带或警绳,不得使用警棍;D项紧急情况下可先行使用,后报告。
6.新余市仙女湖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其得名与下列哪项传说相关?
A.七仙女下凡
B.许真君斩蛟
C.嫦娥奔月
D.精卫填海
答案:A
解析:仙女湖因“七仙女下凡”传说得名,是“中国七仙女传说之乡”。
7.甲(15周岁)盗窃电动车(价值3000元),乙(17周岁)参与望风。根据《刑法》,下列处理正确的是:
A.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盗窃罪共犯
B.甲不负刑事责任,乙构成盗窃罪
C.甲、乙均不负刑事责任
D.甲构成盗窃罪,乙不负刑事责任
答案:B
解析:《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6周岁犯罪负刑责;已满14不满16周岁仅对8类重罪负刑责(盗窃不在列)。甲15岁盗窃不负刑责,乙17岁需负盗窃罪刑责。
8.2024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强调,要以()为总抓手,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
A.扫黑除恶常态化
B.诉源治理
C.数字法治
D.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
答案:D
解析:2024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明确“以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为总抓手”。
9.辅警在参与群体性事件处置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保持中立,不与群众发生言语冲突
B.记录现场人员特征及过激行为
C.主动向群众解释事件处理进度
D.配合民警设置警戒带分隔核心区域
答案:C
解析:群体性事件中,信息发布由官方统一口径,辅警不得擅自解释处理进度,避免引发误解。
10.下列属于治安管理处罚中“没收”范围的是:
A.赌资
B.盗窃所用的工具
C.违法行为人的合法财产
D.被侵害人的合法财物
答案:A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1条规定,办理治安案件所查获的毒品、淫秽物品等违禁品,赌具、赌资,吸食、注射毒品的用具以及直接用于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本人所有的工具,应当收缴。赌资属于没收(收缴)范围;B项为工具,若属本人所有则收缴;C项合法财产不得没收;D项应返还被侵害人。
11.新余市2023年GDP总量约1350亿元,增速居全省前列,其主导产业贡献率最高的是:
A.锂电产业
B.电子信息
C.装备制造
D.纺织服装
答案:A
解析:新余锂电产业2023年产值突破150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50%,为第一主导产业。
12.民警小王带领辅警小张处置一起邻里纠纷,双方因空调滴水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