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
主讲老师:石磊;目录
第一局部: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
哲学十四年真题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意义总结
哲学重要概念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题重要原理预测
哲学有可能出选择题的知识点
第二局部:政治经济学
第三局部:科学社会主义;;;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58个〕
〔一〕唯物论〔三观两原理一方法论〕10个原理
1.三观:物质观、意识观和实践观。
①物质观。
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运动的物质与时间、空间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时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4.四个四是指四对范畴:原因与结果、现实与可能、必然与偶然、现象与本质。
①现象和本质〔并列,都有〕;
②必然与偶然〔并列,都有〕;
③原因与结果〔并列,都有〕;
④现实与可能〔并列,都有〕。
⑤形式与内容〔附属〕;〔三〕认识论〔三个一,一观一论一方法〕10个原理
1.一观——真理观。
①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②真理的具体性的原理:真理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
③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④真理的价值性与客观性的原理:
第一,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价值性。
第二,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体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不附加任何主观随意想象的成分。
第三,真理的价值性是从真理对主体的意义和效用上考察,是对真理的作用、意义、功能的揭示和反映。
第四,真理的价值性是以真理的客观性为根底的。;⑤价值的主体性与客观性的原理:
价值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价值的客观性表现在: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根底,人的需要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价值的主体性表现在: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是否???实现价值的满足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另外,同一客体对于不同的主体的价值满足带有主体的个性特征。
⑥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原理〔实践标准确实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2.一论——认识论。
①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附属〕。
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③实践和认识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所谓具体的统一,是指认识、理论要同一定时期、地点、条件下的具体实践相适应。认识、理论要根据具体实践不断地补充、丰富和完善。所谓历史的统一,是指认识、理论要同不断开展的实践相适应,要根据实践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落后于实践。
④认识过程的反复性与无限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是认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无限开展的全过程。
3.一方法——辩证思维方法。
注意:辩证思维方法、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见2003年、2004年真题〕;〔四〕唯物史观〔社会开展的因素、规律、特点和动力〕15个原理
1.社会开展的因素。
①人口是社会开展的必要条件。
②地理环境是社会开展的必要条件。
③生产方式是社会开展的决定性因素。
2.社会开展的规律。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开展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附属〕。
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根底开展的规律〔经济根底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附属〕。
3.社会开展的特点。
①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原理。
②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原理。
③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主体选择性的原理。;;二哲学十四年真题分析
1.(2021.34)结合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巧用大循环,处理不再难
山东某地区采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将秸秆“吃干榨尽〞,秸秆利用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秸秆种蘑菇
该地小麦种植面积为60万亩,按亩产500公斤秸秆计算,每年生产30万吨秸秆。虽然粉碎还田,压块做燃料,青储养殖等消化了大量秸秆,但一些农户为图方便,仍然偷偷燃烧秸秆,当地燃烧压力很大。
2021年,该地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一家蘑菇种植企业,该企业以小麦秸秆加鸡粪为原料培育双孢菇,从当地收到的小麦秸秆不够用,还在周边100公里范围的县市区收集,鸡粪那么由当地一家大型养鸡场提供。自蘑菇厂建起来后,蘑菇厂对秸秆的大量需要,让原本难以处理而成为“包袱〞的秸秆摇身一变,不仅成为了香饽饽,而且还成为农民增收的渠道。;二、延长产业链
然而,蘑菇厂每年产生约6万吨菌渣,四处堆积臭气难闻,也引来周边群众的投诉。由此,该蘑菇厂开始寻找下游菌渣处理企业,开展产业链条的招商引资。
山东某生物科技得知消息后主动前来,并把厂子建在该蘑菇厂旁边。他们将买来的菌渣加上猪粪,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