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单招考试文化素质数学题库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70分)
一、单选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单选题]大正方形的周长比小正方形的周长多24cm,而面积比是4:1,这两个正方形边长(cm)分别是()
A.8和2
B.8和4
C.12和6
D.12和3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正方形周长=4×边长,面积=边长×边长。大正方形周长比小正方形多24cm,面积比是4:1。设小正方形边长为x,大正方形边长为y,则4y-4x=24,y2=4x2,解得y=12,x=6,所以答案选C。
2、[单选题]下列生活现象,可以用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释的是()
A.汽车的雨刮器把玻璃上的水刷干净
B.开山挖隧道,把上坡下坡的盘山公路改为平直的隧道
C.公园的喷泉中,喷水龙头喷出的圆形水面
D.建筑工人通过在两个柱子之间拉一条绳子砌墙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基本事实的应用。在开山挖隧道时,把盘山公路改为平直的隧道,就是利用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原理,这样可以减少路程,提高通行效率。A选项是利用了图形的运动,C选项是圆的概念,D选项是利用直线的性质,所以答案选B。
3、[单选题]抽查10件产品,设事件A:至少有两件次品,则A的对立事件为
A.至多两件次品
B.至多—件次品
C.至多两件正品
D.至少两件正品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立事件的概念。对立事件是指两个事件不能同时发生,且它们的并集是整个样本空间。抽查10件产品,事件A是至少有两件次品,其对立事件就是至多有一件次品。选项A至多两件次品包含了有一件次品的情况,不符合对立事件要求;选项C和D与事件A不是对立关系。所以答案是B。
4、[单选题]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椭圆的焦点方程,c^2=a^2-b^2
5、[单选题]在等差数列{an}中,a2+a10=10,则a6=()
A.4
B.6
C.5
D.15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等差数列的性质。在等差数列中,若m+n=p+q,则am+an=ap+aq。对于a2+a10,2+10=6+6,所以a2+a10=2a6。已知a2+a10=10,则2a6=10,所以a6=5。
6、[单选题]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同正异负,因为结果>0,所以要不就是两个括号都>0,要不就是都<0,由此计算。
7、[单选题]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8、[单选题]在十张奖券中,有1张一等奖券,2张二等奖,从中任意抽取一张,则中一等奖的概率是()
A.3/10
B.1/5
C.1/10
D.1/3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概率的计算。概率是指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总共有10张奖券,其中一等奖券1张。根据概率公式,中一等奖的概率=一等奖券的数量÷奖券的总数量,即1÷10=1/10。所以答案选C。
9、[单选题]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10、[单选题]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11、[单选题]一中计划面向高一学生开设“科技与创新”,“人文与阅读”两类选修课,为了解学生对这两类选修课的兴趣,对高一某班共46名学生调查发现,喜欢“科技与创新”类的学生有34名,喜欢“人文与阅读”类的学生有18名,两类均不喜欢的有6名,则只喜欢“科技与创新”类选修课的学生有()名
A.34
B.22
C.12
D.6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集合的知识。已知班级共46名学生,两类均不喜欢的有6名,则至少喜欢一类的有40名。喜欢“科技与创新”的有34名,喜欢“人文与阅读”的有18名,两者之和超过40名,说明有重叠。用喜欢“科技与创新”的人数减去两类都喜欢的人数即为只喜欢“科技与创新”的人数,经计算为22名,答案选B。
12、[单选题]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13、[单选题]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