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钢结构加固方案较详细.doc
文件大小:940 KB
总页数:14 页
更新时间:2025-06-27
总字数:约5.87千字
文档摘要

第四节钢结构加固方案

1、钢结构加固原理

1.1钢结构加固原因

钢结构存在严重缺陷和损伤,或改变使用条件经验查、验算结构的强度、刚度或稳定性不满足使用要求时,应对钢结构进行加固;常见的钢结构需加固补强的主要原因有:

1.1.1由于设计或施工中造成钢结构缺陷,如焊缝长度不足、杆件中切口过长、使截面削弱过多等等。

1.1.2结构经长期使用,不同程度锈蚀、磨损,操作不正常造成结构缺陷等,使结构构件截面严重削弱。

1.1.3工艺生产条件变化,使结构上荷载增加,原有结构不能适应。

1.1.4使用的钢材质量不合要求。

1.1.5意外自然灾害对结构损伤严重。

1.1.6由于地基基础下沉,引起结构变形和损伤。

1.2钢结构加固原则与方法

1.2.1钢结构加固方法

(1)经鉴定需要加固的钢结构,根据损害范围一般分为局部加固和全面加固。

(2)局部加固是对某承载能力不足的杆件或连接节点处进行加固,有增加杆件截面面积法、减小杆件自由长度法和连接节点加固法。

(3)全面加固是对整体结构进行加固,有不改变结构静力计算图形加固法和改变静力计算图形加固法两类,增加或加强支撑体系,也是对结构体系加固的有效方法。

(4)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有带负荷加固法、卸荷加固法和部分卸荷加固法;不得已时才采用从结构上拆下应加固更换部分(因此时必须设临时支撑保证结构安全)。

(5)增加原有构件截面的加固方法是最费料最费工方法(但往往是可行的方法),改变计算简图的方法最有效且多种多样,费用也大大下降。

1.2.2钢结构加固原则

结构或构件加固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考虑因素很多,加固方法应从施工方便、不影响生产、经济合理、效果好等方面来选择,一般原则如下:

(1)加固尽可能做到不停产或少停产,因停产的损失往往是加固费用的几倍或几十倍;能否在负荷下不停产加固,取决于结构应力应变状态,一般构件内应为小于钢材设计强度的80%,且构件损坏、变形等不是太严重时,可采用负荷不停产加固方法。

(2)结构加固方案要便于制作、施工,便于质量检查。

(3)结构制造、组装尽量在生产区外进行。

(5)连接加固尽可能采用高强螺栓或焊接。

采用高强螺栓加固时,应验算钻孔截面削弱后承载能力;采用焊接加固时,实际荷载产生的原有杆件应力最好在钢材设计强度60%以下,极限不得超过80%,否则采取相应措施才能施焊。

1.2.3确定加固方案前,应搜集下列资料

(1)原有结构竣工图(包括更改图)及验收记录。

(2)原有钢材材质报告复印件或现做材质检验报告。

(3)原有结构构件制作、安装验收记录。

(4)原有结构设计计算书。

(5)结构或构件损坏情况检查报告。

(6)现有实际荷载和加固后新增加的荷载数据。

2、钢柱的加固

2.1柱子卸荷方法

2.1.1必须在卸荷状态下加固或更换新柱时,采取“托梁换柱”方法。

2.1.2当仅需加固上部柱时,可以利用吊车桥架支托起屋盖(屋架),使柱子卸荷。

2.1.3当下部柱需要加固、或工艺需要截去下柱时,可在吊车梁下面设一永久性托梁,将上部柱荷载(包括吊车梁荷载)分担于邻柱(必须验算邻柱并加固之,也要验算基础,如图18-1-1采用此法应考虑到用托梁代替下柱后,托梁将产生一定挠度,迫使原屋架下沉,从而可能损伤与此屋架相连构件的连接节点,为此可预先在托梁上加临时荷载P,使托梁具有预先挠度;采用此法的顺序应先加固邻柱、焊接托梁与邻柱、加临时荷载P、焊接托梁与中柱、卸下临时荷载p、加固或截去下部柱。

如果上下柱都要卸荷加固或换新柱,可用图18-1-2所示“托梁换柱”法。

2.2钢柱加固方法

2.2.1补强柱的截面

一般补强柱截面用钢板或型钢,采用焊接或高强螺栓与原柱连接,成一整体,图18-1-3为柱截面补强加固型式。

图18-1-3a、b、c为承受较大轴力和较小弯矩的柱截面加固形式;图18-1-3d至j柱截面加固形式适用于偏心受压柱(压弯构件);图18-1-3K、l柱截面加固后,不仅提高弯矩平面内,也能提高平面外惯性短,所以适用于双向偏心受压柱截面加固。

2.2.2增设支撑

增设支撑减小柱自由长度,提高承载能力,图18-1-4为增设支撑形式,在截面尺寸不变情况下提高了柱稳定性。

2.2.3改变计算简图减少柱外荷载或内力

图18-1-5列出几种改变钢柱计算简图加固形式。图a,是将屋架与柱铰接改为刚接,减小了柱计算弯矩,柱子截面就可不加固了,但对屋架杆件必须验算;图b,加强A列柱,使排架所受水平荷载主要由A列柱承担,使其它柱列卸荷,使加固工作量减少;图c,增设撑杆,减小柱自由长度;这是三种简例,可按上三类计算简图改变方式,依具体情况确定其他型式加固。

2.3柱脚加固方法

2.3.1柱脚底板厚度不足加固方法

2.3.1.1增设柱脚加劲肋,达到减小底板计算弯矩目的(图18-1-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