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面蜂窝铝板安装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
(一)人员准备
组建专业拆除队伍,成员需具备建筑拆除作业经验,熟悉防火门结构和拆除工艺,掌握各类拆除工具使用方法。
设立施工负责人,负责施工现场的组织协调、人员调度、进度把控及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工作。
配备专职安全员,负责监督施工现场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及时排查并消除安全隐患。
(二)材料准备
准备编织袋、垃圾袋等,用于收集拆除过程中产生的螺丝、小部件、碎屑等垃圾,保持施工现场整洁。
备好防护材料,如防护网、警示带、防护垫等,对施工现场周边区域进行防护,避免拆除作业对周边人员和物品造成伤害或损坏。
(三)机具准备
扳手:包括活动扳手、套筒扳手,用于拆卸防火门合页、门锁等部件的固定螺丝。
螺丝刀:不同规格的十字螺丝刀、一字螺丝刀,辅助拆卸小型螺丝和连接件。
撬棍:用于撬动防火门与门框之间的缝隙,使门体与门框分离。
锤子:配合撬棍使用,敲击撬棍以增加力度,帮助松动连接部位。
切割机:若防火门采用焊接方式固定,需使用切割机切断焊接点;对于门框与墙体固定紧密的情况,也可用切割机辅助分离,但使用时需注意控制切割深度和方向,避免损伤墙体结构。
电钻:当螺丝生锈或紧固难以拆卸时,用电钻辅助拆除,提高工作效率。
吊带、葫芦:针对较重的钢质防火门,在拆除过程中用于吊装和搬运,确保人员和门体安全。
运输车辆:根据防火门数量和重量,准备合适的运输车辆,如小型货车或厢式货车,用于将拆除的防火门及垃圾运离施工现场。
(四)技术准备
施工前组织技术交底会议,向施工人员详细讲解防火门拆除的工艺流程、技术要求、安全注意事项以及不同类型防火门的拆除要点。
仔细研究防火门安装图纸,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准确判断防火门的结构、固定方式和连接部位,制定详细的拆除方案。
收集并学习相关施工规范和标准,如《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等,作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依据。
(五)现场准备
在施工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如“施工区域,禁止入内”“小心落物”“注意安全”等,并用警示带或防护网将施工区域围挡起来,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对施工现场周边的设施、设备、墙面、地面等进行防护,如用防护垫覆盖地面,用塑料薄膜或防护板保护墙面和设备,避免拆除过程中造成碰撞损坏。
检查施工现场的水电线路,确认防火门周边是否存在水电管线,必要时切断相关区域电源,对可能受影响的给排水管道、电线等做好临时保护或移位处理,防止拆除作业损坏水电线路。
清理施工现场内的杂物和障碍物,规划好施工通道、防火门临时堆放区域以及运输车辆进出路线,确保施工人员和机具设备通行顺畅,拆除的防火门能及时清运。
二、施工流程
(一)拆除准备
确认防火门所在区域的消防设施是否已做好临时调整或保护措施,如关闭附近的火灾报警装置,避免拆除作业触发报警。
移除防火门周边的物品,如堆放的货物、家具等,为拆除作业腾出足够空间。
(二)防火门拆除
拆卸五金配件:使用扳手、螺丝刀等工具,依次拆卸防火门的门锁、闭门器、顺序器、把手等五金配件,将拆卸下来的配件妥善保管,避免丢失。
分离门体与门框:对于采用螺丝固定的防火门,使用扳手和螺丝刀拆除门框与墙体之间的固定螺丝;若为焊接固定,使用切割机切断焊接点。螺丝或焊点拆除后,用撬棍从门体与门框的缝隙处插入,轻轻撬动,使门体与门框分离。对于较重的门体,在分离过程中使用吊带、葫芦等工具辅助吊装,防止门体坠落伤人。
拆除门框:门体拆除后,继续拆除门框。同样使用相应工具拆除门框与墙体的连接件,然后将门框从墙体上分离下来。拆除过程中注意保护墙体结构,避免造成墙体损坏。
(三)现场清理
将拆除下来的防火门、五金配件、螺丝等物品分类收集,放置在指定的临时堆放区域。
使用扫帚、吸尘器等工具对施工区域进行全面清扫,清除地面残留的灰尘、碎屑等杂物。对于墙体上残留的固定件、胶水等,使用铲刀等工具进行清理,确保墙面平整干净。
检查施工现场,确保无遗漏的拆除物和垃圾,对拆除过程中造成的墙体轻微损伤进行修复处理,如填补裂缝、修补抹灰层等。
(四)垃圾清运
将分类收集好的拆除物品和垃圾搬运至运输车辆,搬运过程中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损坏物品和造成垃圾洒落。
使用运输车辆将拆除的防火门及垃圾运输至指定的处理场所,如废品回收站或建筑垃圾处理场,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置,严禁随意倾倒。
三、安全管理措施
(一)个人防护
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护手套、护目镜、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防止拆除过程中产生的碎片飞溅、灰尘吸入等伤害。
进行切割、电钻等作业时,施工人员需穿戴绝缘鞋、防护围裙等,避免触电和机械伤害。
(二)用电安全
施工现场的用电设备必须符合安全标准,设置专用配电箱,安装漏电保护器、空气开关等装置,确保用电安全。
电动工具使用前检查线路绝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