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混凝土结构工程;4.1模板工程
4.1.1模板的形式与构造
4.1.2模板设计
4.1.3模板拆除
4.1.4新型模板体系施工
4.2钢筋工程
4.2.1钢筋种类与验收
4.2.2钢筋的配料与代换
4.2.3钢筋加工
4.2.4钢筋连接
4.2.5钢筋安装与检查
4.2.6绿色施工
4.3混凝土工程
4.3.1混凝土的制备
4.3.2混凝土的运输
4.3.3混凝土的浇筑与振捣
4.3.4混凝土的养护
4.3.5混凝土缺陷修整
4.3.6混凝土的质量检查
4.3.7特殊条件下的混凝土施工;第4章混凝土结构工程;4.1.1模板的形式与构造;图4.1基础木模板
1—拼板;2—斜撑;3—木桩;4—铁丝;5—模板中心线;2.土模
1)适用范围
土模是指在基础或垫层施工时利用地槽的土壁作为模板。主要适用于地下连续墙、桩、承台、地基梁、逆作施工楼板。采用土模可以提高工效,保证质量,并能节约大量大量木材。
2)施工注意事项
一般土模选用黏土较为适宜,不能用淤泥或砂土,含水量宜控制在20%~24%之间,且应严格控制地下水位,如果含水率大,土质稀软易变形;如果含水率低,土模容易剥落难密实。土模要有一定的密实度,一般在80%左右,具体数据以试验来定。
3.胶合板模板
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有木胶合板和竹胶合板两种。胶合板用作混凝土模板具有以下优点:
(1)板幅大,自重轻,板面平整。既可减少安装工作量,节省现场人工费用,又可减少混凝土外露表面的装饰及磨去接缝的费用。
(2)承载能力大,特别是经表面处理后耐磨性好,能多次重复使用。
(3)材质轻,18mm厚的木胶合板单位面积重量为50kg,模板的运输、堆放、使用和管理等都较为方便。
(4)保温性能好,能防止温度变化过快,冬期施工有助于混凝土的保温。
(5)锯截方便,易加工成各种形状的模板。
(6)便于按工程的需要弯曲成型,用作曲面模板。;竹胶合板模板铺设楼面模板;混凝土阶梯柱脚施工的吊模;4.组合式模板(55型组合钢模板)
组合式模板,是现代模板技术中,具有通用性强、装拆方便、周转次数多的一种“以钢代木”的新型模板,用它进行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可事先按设计要求组拼成梁、柱、墙、楼板的大型模板,整体吊装就位,也可采用散装散拆方法。
55型组合钢模板又称组合式定型小钢模,是目前使用较广泛的一种通用性组合模板。
组合钢模板的部件,主要由钢模板、连接件和支承件三部分组成。
钢模板采用Q235钢材制成,钢板厚度2.5mm,2.75mm。包括平面模板、阴角模板、阳角模板、连接角模等通用模板及倒棱模板、梁腋模板、柔性模板、搭接模板、可调模板、嵌补模板等专用模板。如图4.4所示。组合钢模板具有灵活、通用性强、安装工效较高等优点,在使用和管理良好的情况下,周转使用次数可达100次。但组合钢模板一次性投资费用大,一般一套组合钢模板需周转使用次数50次以上方能收回成本。;阴角模板;5.模壳
钢筋混凝土现浇密肋楼板能很好地适应大空间、大跨度的需要,密肋楼板是由薄板间距较小的双向或单向密肋组成的,其薄板厚度一般为60~100mm,小肋高一般为300~500mm,从而加大了楼板截面有效高度,减少了混凝土的用量,用大型模壳施工的现浇双向密肋楼板结构,省去了大梁,减少了内柱,使得建筑物的有效空间大大增加,层高也相应降低,在相同跨度的条件下,可减少混凝土30%~50%,钢筋用量也有所降低,使楼板的自重减轻。密肋楼板能取得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关键因素决定于模壳和支撑系统。单向密肋楼板如图4.5所示,双向密肋楼板如图4.6所示。
;塑料模壳用改性聚丙烯塑料为基材注塑而成,现发展到大型组合式模壳,采用多块(四块)组装成钢塑结合的整体大型模壳,在模壳四周增加L36×3角钢便于连接,能够灵活组合成多种规格,适用于空间大、柱网大的工业厂房、图书馆等公用建筑(如图4.7)。
玻璃钢模壳采用不饱和聚酯树脂作粘接材料,用中碱方格玻璃丝布增强,采用薄壁加肋构造形式,刚度大,使用次数较多,周转率高,可采用气动拆模,但生产成本较高。模壳的几何尺寸、外观质量和力学性能,均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以及设计的需要,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如图4.8)。
按模壳的形状分类有“T”形模壳(如图4.9),适用于单向密肋楼板,“M”形模壳(如图4.10),适用于双向结构密肋楼板。;图4.9“T”形模壳图4.10“M”形模壳;6.脱模剂
脱模剂又称隔离剂,是涂刷(喷涂)在模板表面,起隔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