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土方工程;1.1概述
1.1.1土方工程的施工特点
1.1.2土的工程分类及性质
1.2土方工程量计算及场地土方调配
1.2.1场地平整的土方量计算
1.2.2基坑、基槽土方量计算
1.2.3场地平整的土方量计算示例
1.2.4土方调配
1.3排水与降水
1.3.1集水坑降水法
1.3.2井点降水法
1.3.3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措施
1.4土方边坡与支护
1.4.1土方边坡放坡
1.4.2土壁支护
1.5土方机械化施工
1.5.1土方机械的选择及施工
1.5.2土方的填筑与压实
;1.1概述;1.1.2土的工程分类及性质;1.土的可松性;2.土的渗透性;3.土的含水量;4.土的质量密度;1.2土方工程量计算及场地土方调配;2)计算设计标高的调整值;(2)由于设计标高以上的各种填方工程用土量(如填筑路基)影响设计标高的降低,或者设计标高以下的各种挖方工程(如开挖水池等)而影响设计标高的提高。
(3)由于边坡挖、填土方量不等(特别是坡度变化大时)而影响设计标高的增减。
(4)根据经济比较结果,而将部分挖方就近弃土于场外,或将部分填方就近取土于场外而引起挖填土的变化,需增减设计标高。
上述(2)、(3)、(4)三项,可根据具体情况计算后加以调整。
调整后每个角点的设计标高均应增加。
3)考虑泄水坡度对设计标高的影响,计算各方格角点的设计标高;2.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方法;(3)方格的三个角点为挖方(或填方),其一个角点部分的土方量为;边坡的土方工程量可以划分成两种近似的几何形体,即三角棱锥体(如场地边坡平面图1.10中体积①~③,⑤~?即为三角棱锥体)和三角棱柱体(如场地边坡平面图中体积④即为三角棱柱体)。;(2)三角棱柱体边坡体积近似计算公式;2.基槽、路堤土方量;1)根据等高线,用插入法求出各方格角点的地面标高(计算过程略,计算结果见图1.14)。
2)计算场地设计标高
3)根据要求的泄水坡度计算方格角点的设计标高以场地中心点角点8为H0,其余各角点设计标高为
其余各角点标高可同样计算,标在图上,详见图1.14。
4)计算各角点的施工高度(以“+”号表示填方,“-”号表示挖方);
其他角点???工高度计算类似,详见图1.14。
5)标出“零线”
由式(1-12)确定零点的位置,具体方法为先求出有关方格边线(此边线的特点一端为挖,另一端为填)上的“零点”(不挖不填的点),将相邻的零点连接起来,即为零点线。如2-3线上:,即零点距角点2的距离为1.90(m)。
6)计算各方格土方工程量(以“+”号表示填方,“-”号表示挖方)
(1)全挖或全填的方格,由式(1-13),得
(2)两挖两填的方格,由式(1-14),得;
(3)三挖(填)一填(挖)的方格,由式(1-15),得
将计算出的土方工程量填入相应的方格中。
将计算出的各方格土方工程量按挖、填方分别相加,得场地土方工程量总计:
挖方596.31m3;
填方607.97m3;
挖方、填方基本平衡。
;1.2.3土方调配量;图1-15土方工程量图图1-16土方最优调配图;1.3排水与降水;1.3.1集水明排法;2.水泵选用;3.流砂及其防治;2)流砂防治方法;1.3.2井点降水法;图1.21滤管构造
1—塞头;2—钢管;3—金属丝;4—内层滤网;
5—滤网;6—粗铁丝保护网;7—井点管;2)轻型井点布置;(2)高程布置;3)轻型井点计算;(1)涌水量计算;对于无压完整井的环状井点系统(如图1.28a所示),涌水量计算公式为
式中K—含水层土的渗透性系数(m/d);
H—含水层厚度(m);
S—基坑内水位降低值(m);
R—抽水影响半径(m);
r0—环状轻型井点系统的假想半径(m)。当矩形基坑长宽比不大于5时,环形布置的井点可近似作为圆形井来处理,并用面积相等原则确定,此时将近似圆的半径作为矩形水井的假想半径。
A—环状轻型井点系统所包围的面积(m2)。
当矩形基坑长宽比大于5时或基坑宽度大于抽水影响半径的两倍时,需将基坑分块,使其符合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然后按块计算涌水量,将其相加即为总涌水量。
在实际工程中往往会遇到无压非完整井的井点系统,如图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