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TRD-排桩工法围护体系施工技术.docx
文件大小:637.02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6-27
总字数:约1.29千字
文档摘要

TRD-排桩工法围护体系施工技术

TRD水泥土墙成槽和搅拌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对地下土质切削和搅拌要求不同,如何根据场地土质条件与土层分布,选用适合的TRD工法施工工艺,确保止水帷幕施工质量是保证基坑安全的重要控制点。

TRD-排桩工法体系中,TRD止水帷幕成墙质量好,适于超深止水要求,排桩体系整体刚度较SMW工法好,同时排桩围护结构施工工艺成熟,施工机械小巧灵活,便于现场进度的工期控制。

(1)TRD水泥土搅拌墙施工

1)TRD水泥土搅拌墙三循环施工流程

TRD水泥土搅拌墙三循环施工流程

切割箱放置工序

三循环水泥土搅拌墙成型工序

2)施工控制措施

①根据地质详勘报告,对于不良地质和地下障碍物等可能影响成墙质量的不利条件,应先行彻底清障,再进行TRD工法墙(试成墙)施工。不良地质区域成墙施工时,应

适当提高每延米水泥掺量10%~20%。

②TRD工法水泥搅拌墙施工障碍物处理控制标准如下:

埋深3m以内:利用挖机开挖清除,挖掘区域回填并分层夯实素土,压实度不低于90%;

埋深超过3m:优先分级放坡开挖清除,若挖机无法清除,则根据障碍物类型采用旋挖钻机或全回转钻机(CD机)进行破除、清理,清障产生的空洞,采用8%水泥掺量的干拌水泥土分层夯实,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所用机械施工与行进荷载要求。

③表层软弱土层区域采用素土换填并分层夯实,压实度不低于90%。根据TRD设备荷载,对施工操作区域加铺钢板,铺设2层以上,并应平行、垂直于沟槽两方向铺设,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所用机械施工与行进荷载要求及切割箱垂直度。

④TRD工法桩机立柱导向架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300。

⑤对地层变化较多的区域,在切割箱打入放置时,以范围值内最小值控制挖掘液注入量,以高浓度、高粘度混合浆液应对急剧的地层变化,确保槽壁不坍塌。

⑥成墙施工搭接区域的新施工墙体施工时,应先回撤并搭接已施工墙体约30~50cm。控制挖掘速度。控制固化液与混合泥浆搅拌速度不大于30min/m,使两者充分混合、搅拌。

墙体搭接施工示意

⑦TRD成墙暂停或施工结束时,切割箱体距已成墙区域应不小于3m,并对已成墙体区域注入高浓度混合浆液进行养护,防止后续施工时切割箱抱死。

⑧一施工段成墙施工完成后,4h内拔出切割箱,拔除后注入与切割箱等体积的混合泥浆。根据切割箱上拔速度动态调整注浆流量,避免上拔产生孔内负压而造成周边地

基沉降。

(2)钻孔灌注桩施工控制

在一定长度区间TRD施工完成且达到墙体设计强度后,可安排钻机进行围护桩穿插施工。

钻孔灌注桩施工采用回转钻进正循环成孔、人工造浆护壁相结合工艺,采用间隔成桩工艺进行钻孔灌注排桩施工,保证新成孔桩与刚完成混凝土浇筑桩的施工安全距离不小于4倍桩径,或相邻桩施工间隔时间不少于36h。

钻孔灌注排桩成孔的关键在于泥浆配置参数控制,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场地土层条件选用不同配比参数的泥浆进行护壁。在粘土层成孔时,出口泥浆的比重控制在1.1~1.2。在淤泥质、砂质及其他易塌孔土层成孔时,出口泥浆比重控制在1.2~1.3,并应实时监测控制泥浆含砂率不大于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