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T_GZQXXH 0004-2024 地闪密度计算方法与应用规范.docx
文件大小:32.06 KB
总页数:13 页
更新时间:2025-06-27
总字数:约4.22千字
文档摘要

ICS07.060CCSA47

GZQXXH

贵州省气象学会团体标准

T/GZQXXH0004—2024

地闪密度计算方法与应用规范

Calculationmethodandapplicationspecificationforlightningdensity

2024-12-26发布2025-01-10实施

贵州省气象学会发布

I

T/GZQXXH0004—2024

目次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以及缩略语 1

4基本规定 3

5雷电定位系统(LLS)数据归集处理 3

6地闪密度(NG)分析 4

7应用要求 4

II

T/GZQXXH0004—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内容,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贵州省气象服务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贵州省气象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贵州省气象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丁旻、李源、罗俊才、蔡露进、吴安坤、帅帅、谭权、石开银、黄建菲。

1

T/GZQXXH0004—2024

地闪密度计算方法与应用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闪密度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本文件适用于防雷装置设计和安全检测、防雷安全风险分析、雷电易发性区划和雷电灾害综合风险评价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改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343-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T19663-2022信息系统雷电防护术语

GB/T37047-2022基于雷电定位系统的地闪密度总则

3术语、定义以及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规范性引用文件界定的术语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雷电定位系统lightninglocationsystem

LLS

闪电定位系统

通过探测雷电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电磁辐射信号,采用多种雷电定位技术和方法,来确定雷电发生的时间、位置、极性等多项雷电参数的系统。

注:由多个设在不同地理位置的雷电传感器(又称子站)、数据处理和系统监控中心(又称中心站)、产品输出和显示系统以及配套的通信设施等组成。

[来源:GB/T37047-2022,3.1.4]3.1.2

地闪cloud-to-groundlightning

CG

雷暴云与大地之间的放电现象。

[来源:GB/T37047-2018,3.1.1]

2

T/GZQXXH0004—2024

3.1.3

云闪cloudlightning

IC

指不与大地和地物发生接触的闪电,主要包括云内闪电、云间闪电和云空闪电。

3.1.4

雷击点pointofstrike

闪击击在大地或其上突出物上的那一点。一次地闪可能有多个雷击点。

[来源:GB50057—2010,2.0.3,修改]3.1.5

雷击点密度groundstrike-pointdensity

NSG

单位面积、单位时间的平均雷击点个数。

注:单位为个每平方千米年[个/(km2?a)]。

[来源:GB/T37047—2018,3.1.8]3.1.6

地闪密度groundflashdensity

NG

单位面积、单位时间的平均地闪次数。

注:单位为次每平方千米年[次/(km2?a)]。

[来源:GB/T37047-2018,3.1.7]3.1.7

雷暴日thunderstormday;

一天中可听到一次以上的雷声则称为一个雷暴日。

[来源:GB/T19663-2005,3.25]3.1.8

雷击大地年均密度annualaveragedensityoflightningstrike

Ng

单位面积内年均雷击发生次数。

注:单位为次每平方千米年[次/(km2?a)]。

3.2缩略语

3

T/GZQXXH0004—2024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LLS:雷电定位系统(lightninglocationsystem)

Td:年均雷暴日(annualaveragethunderstor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