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PAGE1
技术交底书
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技术交底书
表格编号
0907
项目名称
新建衢丽铁路松阳至丽水段(Ⅱ)标
共2页
交底编号
QLTL-CTDZYB-001
工程名称
凉亭下隧道
设计文件图号
衢丽施(隧)-23
施工部位
掌子面
交底日期
年月日
一、技术交底范围
本交底适用于凉亭下隧道TSP超前地质预报施工。
设计情况
凉亭下隧道TSP超前地质预报具体探测施工长度详见下表;
施工工艺
从掌子面附近的边墙位置开始布置第一个激发孔,以后每间距1.5m处布置下一个激发孔,激发孔向下倾斜10°~20°,孔深为1.5m,连续布置24个激发孔。在第24个激发孔朝着洞口的方向量测15~20m,分别在左、右边墙的位置布置一个地震波信息接收孔,孔径为50mm,深度为2m。激发孔与接收孔基本保持在同一个高度上。
四、针对惯性事故类别采取的措施
1)隧道火灾防护措施
(1)隧道内动火作业必须按规定报批,动火作业人员必须经动火作业培训。(2)动火作业必须有监护人员在岗盯控并配置合格有效的灭火器材。
(3)隧道内动火作业前必须对周边环境进行检查,对于易燃、易爆品必须进行转移或隔离。
(4)隧道内动火作业后必须经申请人员和监护人员检查确认火灾隐患消除后方可离开。
(5)在电气焊作业区域必须对防水板进行有效隔离,焊渣落点下方易燃物及时清理,防水板与外部热源必须进行隔离保护,对电加热焊接设备妥善放置。
(6)钢筋电气焊.防水板、衬砌作业前必须检查作业区的消防器材,确保消防器材良好,制止作业人员吸烟.使用明火。
2)隧道坍塌防护措施
(1)隧道施工必须按要求制定监控量测方案或实施细则,对围岩和初期支护进行监控量测,并对量测数据及时进行分析判断后,反馈信息指导施工。
(2)隧道施工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和批复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并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
(3)掌子面开挖后,应及时对围岩进行地质素描和分析.对围岩等级进行判别和核对,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及时提请设计变更。
(4)隧道开挖.初喷等作业工序施工时,应严格限制作业人员数量(9人以下或2人以下)。
(5)坚持短进尺.弱爆破.管超前.强支护.勤量测.严注浆的18字方针。地质情况变化时应通知有关人员,进行相应变更和制定围岩加强支护措施,不得擅自施工。
(6)严控隧道软弱围岩安全步距。技术交底中应明确监控量测点的布设及频次。如IV级围岩隧道拱顶下沉和净空变化的量测间距不得大于10m,V级围不得大于5m。
(7)在收到量测预警信息或观察到结构出现异常时,现场人员必须立即汇报,按规定进行预警响应,采取处理措施,暂停作业,撤出人员,严禁冒险施工。
(8)现场管理、作业人员随时注意观察初支情况,发现初支开裂、变形、掉块、涌水等塌方预兆,立即撤离人员并报告。
3)隧道透水突泥防护措施
(1)对设计有断层或突泥风险的高风险地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并采用超前探孔和加深炮孔探明地质情况,对断层破碎带及时进行注浆加固。
(2)严格按方案进行监控量测,及时分析并反馈量测数据。出现预警信号时,应先撒人再处置。
(3)隧道高风险开挖地段,初期支护未封闭成环段,除开挖工序外,其他工序作业人员总数不得超过9人,并应有带班人员跟班作业。
(4)将监控量测纳入日常施工管理,对量测数据应及时分析,监控量测数据超标立即停工撤人。
(5)强化超前地质预报,增设超前探孔和加深炮孔。做好地质素描与设计地质资料核对,出现围岩变化及时进行设计变更,动态调整施工支护参数。
(6)针对软弱、富水围岩要加强对因持续降雨等天气原因造成围岩变化的情况及时做出预判,严禁冒险作业。
(7)必须按照规定设置逃生通道,严禁在安全设施不到位的情况下施工作业。
4)隧道火工品管理措施
(1)严禁擅自在任何场所销毁任何民用爆炸物品。
(2)爆民用炸物品不再使用时,应当将剩余的民用爆炸物品登记造册,报公安部门处置。
(3)作业后剩余的爆破器材必须当班清退回库,由爆破员.押运人员.管库员签字确认。
5)隧道防止岩石掉块坠落措施
(1)加强爆破后的找顶,对拱、墙部位的找顶不得有遗漏,排除松动危石,检查和确认工作面安全状况。
(2)爆破后,对掌子面围岩进行查看,核实是否与设计地质相符,并进行记录,如发现有裂隙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3)严格进行控制爆破。
交底人
复核人
接收人
工程部部长
副经理
总工程师
工区长
其他管理人员
超前地质预报施工负责人
日期
日期
施工交底影像资料
交底内容
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技术交底
交底时间
交底地点
工区会议室
交底接收签字表
交底内容:
交底人:复核人:时间:
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