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光面爆破开挖技术交底书
表格编号
0907
项目名称
新建衢州至丽水铁路松阳至丽水段3标项目部
共3页
交底编号
QLTL-JPSDCK(DSKW)-01
工程名称
界牌隧道
设计文件图号
衢丽施(遂)-18
施工部位
洞身
交底日期
年月日
一、技术交底范围
本交底适用界牌隧道Ⅱ、Ⅲ级围岩洞身开挖施工。
二、设计情况
Ⅱ、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开挖,洞身开挖一次进尺不大于4m,Ⅱ、Ⅲ级围岩仰拱距掌子面不得大于150m,二衬不得大于250m。Ⅲ级围岩仰拱一次开挖不大于12m。
全断面开挖共计布置炮眼170个,其中周边眼65个、间距45cm;二圈眼27个,间距90cm、掘进眼46个,间距100cm;底板眼10个,间距100cm,掏槽眼18个,间距90cm,扩槽眼4个,间距178cm。爆破技术参数见:“全断面法炮眼布置图”、“全断面爆破参数表”。
三、施工工艺
1.测量
根据预留沉降量交底确定开挖轮廓线,采用全站仪对周边眼轮廓控制点进行放样,并在开挖轮廓线上每间隔1~2m测设出开挖轮廓控制点,利用开挖轮廓控制点用红油漆画出开挖轮廓线。
2.钻孔
各炮孔应垂直作业面,先以拱顶孔为方向打好起拱处拱脚孔,插上炮杆,作为其他孔的方向标识。采用长钻杆钻孔,控制钻孔方向。钻机紧贴岩壁。掏槽眼误差控制在3cm以内,周边眼误差控制在5cm以内。
3.装药
炮工严格按照爆破参数表进行装药,周边眼间隔装药,药卷提前绑扎在竹片上,送入孔内,其他采用连续装药。装药完成后采用炮泥填塞。
周边眼装药结构图,单位为mm
辅助眼装药结构图,单位为mm
掏槽眼装药结构图,单位为mm
4.网路连接与检查
装药完成后将电子雷管管脚线集束于掌子面中央,连接成起爆网络。
5.盲炮检查及处理
爆破后,原爆破员对有无盲炮进行查看,确认无危险源后,方可解除警戒。若爆破后发现盲炮、残余炸药及雷管时,必须在原爆破员指导下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6.通风、找顶作业
开挖爆破后到出渣结束一直启动通风设备通风,保证爆破后及出渣过程中在规定时间内将有害气体浓度降到允许范围内。
爆破后,人工配合挖机清除掌子面及拱部边墙残留的危石及碎块,保证洞内人员及设备的安全,围岩破碎段在进行安全处理后,应及时初喷。
四、质量标准
1.隧道开挖断面的中线和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
2.隧道开挖轮廓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控制超欠挖。
3.各炮眼相互平行(孔口和孔底距相等),孔底要落在同一平面上,爆出的断面要整齐。
六、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1.进出洞必须实行登记制度,加强通风,待隐患排查结束后方可进洞。
2.钻孔过程中严禁在台架上跳跃。
3.扒渣过程中及时找顶、排险,清理松动围岩。
4.进洞或者施工过程中时刻注意观测洞内初支是否有裂缝,掌子面开挖位置是否有掉块现象,围岩是否有松动等存在安全隐患现象,如有发现,及时呼喊其他人员,及时撤至安全区域,待隐患排查结束后方可进洞。
5.爆破工作开始前,必须确定危险区的边界,设置前哨及警示标识;爆破前必须同时发出声响和视觉信号,使危险区内的人员都能清楚的听到和看到;禁戒范围应距放炮地点200m以内。点炮人员必须选择安全躲炮地点,点完炮后立即进入安全区。
6.爆破后,爆破员必须按照规定的等待时间进入爆破地区,检查有无危石、支护破坏和瞎炮等,经爆破负责人同意后,方准作业人员进入爆破地点。
注:本交底未尽事宜请及时与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联系。
附件:界牌隧道出口每循环爆破参数及炮眼布置交底
交底人
复核人
接收人
工程部部长
现场施工负责人
总工程师
工区长
其他管理人员
班组负责人
日期
日期
炮孔名称
段位
炮眼数目
炮眼深度
角度
装药量
雷管
装药顺序
起爆顺序
连接方式
备注
单孔
(m)
小计
(m)
水平
(°)
垂直
(°)
单孔重量
(kg)
小计
(kg)
单孔
(个)
小计
(个)
全断面
一级掏槽眼
MS-1
8
3.5
28
55
90
2.4
19.2
1
8
反向
如图中炮眼旁所注数字即为雷管段别和起爆顺序
簇联
二级掏槽眼
MS-3
8
4.9
39.2
60
90
2.4
19.2
1
8
反向
扩槽眼
MS-3
3
4.1
12.3
85
90
1.8
5.4
1
3
反向
三级掏槽眼
MS-5
6
4.6
27.6
65
90
2.4
14.4
1
6
反向
压炮眼
MS-5
7
4.1
28.7
85
90
1.8
12.6
1
7
反向
掘进眼
MS-9
35
4.1
143.5
85
90
1.8
63
1
35
反向
二圈眼
MS-11
26
4.2
109.2
90
90
1.8
46.8
1
26
反向
底板眼
MS-11
12
4.2
50.4
85
90
1.8
21.6
1
12
反向
周边眼
MS-13
65
4.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