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下学期教学情况调研(二)数学试卷(解析版).docx
文件大小:2.03 MB
总页数:39 页
更新时间:2025-06-27
总字数:约8.71千字
文档摘要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教学情况调研(二)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则()

A. B. C. D.

【答案】A

【解析】,故,,故,

所以,

又,故.

故选:A.

2.已知,则()

A. B. C. D.

【答案】B

【解析】

故选:B.

3.诗歌朗诵比赛共有八位评委分别给出某选手的原始评分,评定该选手的成绩时,从8个原始评分中去掉1个最高分和1个最低分,得到6个有效评分,6个有效评分与8个原始评分相比,一定不变的数字特征是()

A.极差 B.平均数 C.中位数 D.标准差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将8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从8个原始评分中去掉1个最高分、1个最低分,

得到6个有效评分,

6个有效评分与8个原始评分相比,最中间的两个分数不变,

而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标准差都有可能发生变化,

因此一定不变的数字特征是中位数.

故选:C.

4.已知圆:,将直线:绕原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后得到直线,则()

A.直线过圆心 B.直线与圆相交,但不过圆心

C.直线与圆相切 D.直线与圆无公共点

【答案】B

【解析】直线:即,斜率为,倾斜角为,

将直线绕原点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直线,则直线的倾斜角为,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即,

圆:的圆心坐标为,半径,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直线与圆相交但不过圆心.

故选:B.

5.已知,则()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由与联立,结合可解得:

,,,

再由二倍角公式可得,

故选:B.

6.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前项和为,则对于,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令,,,,,A错;

,B错;

,C错;

一般情况,时,,,,

,此时;

时,,

左边,

右边左边,D对;

故选:D.

7.已知函数和的定义域均为.若是奇函数,是偶函数,且,则()

A. B. C. D.

【答案】D

【解析】因为是奇函数,则,

令,可得,可得,

在中令得,所以,

在中令得,

所以,

所以.

故选:D.

8.一个底面边长和侧棱长均为4的正三棱柱密闭容器,其中盛有一定体积的水,当底面水平放置时,水面高为.当侧面水平放置时(如图),容器内的水形成新的几何体.若该几何体的所有顶点均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A. B. C. D.

【答案】A

【解析】方法一:

如图,,

而,

,,即,

由于到距离,则到距离,

设正方形外接圆圆心,则

设矩形外接圆圆心,则,设外接球半径

,,故外接球表面积为,

故选;A.

方法二:由当底面水平放置时,水面高为可知容器内的空气占容器体积的,于是侧放时,图中的空气区域的“小三棱柱”的体积为容器的,因此“小三棱柱”的底面“小三角形”的面积为大三角形的,则边长之比为,即“小三角形”边长为1.然后如图:

设圆的半径为,由余弦定理可得,

故,故,

所以外接球的半径为,所以球的表面积为.

故选:A.

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

9.的展开式中,则()

A.的系数为 B.第3项与第4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

C.所有项的二项式系数和为32 D.所有项的系数和为32

【答案】ABC

【解析】A选项,展开式第项,

时,,A对;

B选项,第3项二项式系数为,第4项的二项式系数为,两者相同,B对.

C选项,所有项二项式系数和为,C对.

D选项,时,,即所有项的系数和为,D错;

故选:ABC

10.已知函数,则()

A.的图象关于点对称

B.的最小正周期为

C.的最小值为

D.在上有四个不同的实数解

【答案】BD

【解析】方法一:由,

则,,则,

所以不可能关于对称,A错误;

因为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

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

则的最小正周期为,B正确;

当时,,当时,;

当时,,作出函数大致图象,如图,

则,C错误,

在有4个根,D正确.

方法二:由,

作出和的图像,取位于上方的部分即可:

由图可知,AC错误,B正确,

对于D,计算知与在内的交点坐标为,

而,结合函数的图象特征可知函数与图象在内有四个交点,

所以在上有四个不同的实数解,故D正确.

故选:BD.

11.已知为曲线:上一个动点(异于原点),在处的切线是指曲线在处的切线.直线为在处的切线,过作的垂线,若,分别与轴交于,两点,则()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