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技术试题-高中信息技术
一、选择题
1.某农场智慧大棚通过构建物联网传感器网络及摄像头监控系统,实时采集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及农作物生长影像。系统借助AI分析海量种植数据,建立农作物生长优化模型并预测病虫害风险。当出现风险预警时,自动调度无人机精准施药,减少近半农药用量。系统所有数据加密存储并分级管理,用户可通过手机查看农作物状态及智能种植建议,既增加产量又节约资源。下列关于数据与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敏传感器采集数据存储到系统的过程中涉及数模转换
B.十年前的农作物数据记录由于时间过于久远,已不再具有价值
C.用户将智能种植建议分享给周边农户的过程体现了信息的共享性
D.系统存储的不同时期农作物生长状态图属于结构化数据
2.某农场智慧大棚通过构建物联网传感器网络及摄像头监控系统,实时采集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及农作物生长影像。系统借助AI分析海量种植数据,建立农作物生长优化模型并预测病虫害风险。当出现风险预警时,自动调度无人机精准施药,减少近半农药用量。系统所有数据加密存储并分级管理,用户可通过手机查看农作物状态及智能种植建议,既增加产量又节约资源。下列关于数据管理与安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密后的数据仍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在系统中
B.系统可通过对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来实现数据的分级管理
C.大棚内的摄像头24小时不间断工作,其采集的数据属于大数据
D.传统数据库能够满足智慧大棚的数据存储和处理需求
3.某农场智慧大棚通过构建物联网传感器网络及摄像头监控系统,实时采集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及农作物生长影像。系统借助AI分析海量种植数据,建立农作物生长优化模型并预测病虫害风险。当出现风险预警时,自动调度无人机精准施药,减少近半农药用量。系统所有数据加密存储并分级管理,用户可通过手机查看农作物状态及智能种植建议,既增加产量又节约资源。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系统自动采集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等数据,体现了AI技术的应用
B.持续积累农作物生长监测的数据量,有助于提高AI预测病虫害风险的准确率
C.系统通过AI分析数据预测到病虫害风险,是符号主义的人工智能方法
D.AI的应用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增加了产量,说明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完全替代人类
4.某城市部署智能垃圾分类系统,采用视觉识别自动判别垃圾种类并通过触摸屏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桶配备重量、红外测距等传感器及无线模块,实时上传重量、剩余容量等数据至云端。系统结合环卫车辆GPS定位数据,自动规划最优清运路线。清运时,环卫车辆通过RFID识别桶身标签。工作人员可通过后台系统实时监控垃圾分类情况并进行数据分析。下列关于该信息系统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系统中未涉及用户的输入,因此不需要数据输入功能
B.该系统数据都存储在云端服务器的数据库中
C.垃圾桶与服务器进行无线数据通信时,无须网络协议支持
D.最优清运路线的规划体现了系统数据加工处理的功能
5.某城市部署智能垃圾分类系统,采用视觉识别自动判别垃圾种类并通过触摸屏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桶配备重量、红外测距等传感器及无线模块,实时上传重量、剩余容量等数据至云端。系统结合环卫车辆GPS定位数据,自动规划最优清运路线。清运时,环卫车辆通过RFID识别桶身标签。工作人员可通过后台系统实时监控垃圾分类情况并进行数据分析。下列关于该信息系统中硬件与软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终端触摸屏既是系统的输入设备,也是输出设备
B.工作人员使用的后台管理系统属于应用软件
C.系统中服务器和手机必须使用相同的操作系统
D.该系统的终端必须在软件的支持下工作
6.某城市部署智能垃圾分类系统,采用视觉识别自动判别垃圾种类并通过触摸屏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桶配备重量、红外测距等传感器及无线模块,实时上传重量、剩余容量等数据至云端。系统结合环卫车辆GPS定位数据,自动规划最优清运路线。清运时,环卫车辆通过RFID识别桶身标签。工作人员可通过后台系统实时监控垃圾分类情况并进行数据分析。下列关于该信息系统中RFID技术的应用描述,正确的是(???)
A.通过RFID技术追踪垃圾的来源和去向
B.通过RFID技术控制垃圾桶的开关
C.通过RFID技术进行垃圾的自动分类
D.通过RFID技术监测垃圾桶的满溢状态
7.某段未经压缩的30秒双声道音频,采样频率为44.1kHz,经压缩后存储容量为1MB,已知压缩比为10:1,则该音频的量化位数为(???)
A.2 B.8 C.16 D.32
8.某算法的流程图如图所示,若输入n的值为32,执行该算法后,输出s的值为(???)
A.1012 B.1000 C.100000 D.2101
9.下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