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艺术美术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1课情感表达
学习目标
知道:能够分析作品主题与社会现象或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从而知道主题选择的依据和意义。结合创作背景和相关文献,推测并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和动机。了解创作意图是如何通过作品的主题、形式和风格体现的,进而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和价值。
理解:学生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并能够欣赏并感受不同艺术形式,了解创作手法的多样性。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解读和探讨,提升文化理解能力和素养。
能做:能够运用美术作品赏析方法,对作品中的象征和隐喻手法进行阐述。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艺术作品的创作意图通过作品的主题、形式和风格得以体现。教学难点:
理解“美术是弘扬革命传统、传承革命文化的重要方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情感导入
1.营造情感氛围。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艺术家们是怎样表现某一历史时刻的。
探究新知
1.展示课题《创作手法》。
2.解析本课涉及的美术表现形式、具象描绘、象征寓意,探究表现视角:亲历者角度、群众角度、艺术家角度。
3.对比作品,说一说创作手法。
任务探究
1.欣赏作品,说一说艺术家在表现主题方面运用了哪些创作手法。
2.赏析并对比本课绘画作品,谈谈不同美术表现形式在表达同一主题时的不同特点。
3.说一说你所认识的画中人物,了解作品创作过程,根据画家的线描创作稿,探究传统工笔画的笔墨技法及造型特点。
作业布置
1.布置作业:选择一幅美术作品分析其创作手法和创作意图。
2.拓展学习:让学生思考其他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文学等)中是否也存在类似的现象,即同一主题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
教学反思
1.回顾教学过程,总结学生在情感表达和作品赏析方面的表现。
2.思考如何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