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逻辑判断题目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若“所有A是B”,则“有的B是A”,这个推理()
A.正确B.错误
2.“小明要么喜欢语文,要么喜欢数学”,小明喜欢语文,那么()
A.喜欢数学B.不喜欢数学
3.下列哪项是矛盾关系()
A.所有都是和有的不是B.所有都不是和有的不是
4.“如果下雨,地就湿”,现在地湿了,能推出()
A.下雨了B.不一定下雨
5.命题“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是()
A.真命题B.假命题
6.由“a>b,b>c”可推出()
A.a>cB.a<c
7.已知“甲或乙会参加比赛”,甲没参加,那么()
A.乙参加B.乙也不参加
8.“所有鸟都会飞”与“鸵鸟不会飞”,两者()
A.矛盾B.不矛盾
9.“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小明取得好成绩了,说明()
A.努力学习了B.不一定努力学习
10.若“p→q”为真,“p”为真,则“q”()
A.真B.假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属于逻辑联结词的有()
A.且B.或C.非
2.以下哪些是正确的推理规则()
A.肯前必肯后B.否后必否前C.否前必否后
3.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有()
A.对顶角相等B.同位角相等C.内错角相等
4.与“所有S不是P”矛盾的命题有()
A.有的S是PB.并非所有S不是PC.有的S不是P
5.以下能判断真假的语句有()
A.今天天气真好B.2+3=5C.三角形有三条边
6.若“p且q”为假,可能的情况是()
A.p假B.q假C.p和q都假
7.下列属于必然事件的有()
A.太阳从东方升起B.抛骰子得到7点C.水往低处流
8.以下哪些命题是等价的()
A.“p→q”与“非p或q”B.“p且q”与“非(非p或非q)”C.“p或q”与“非p→q”
9.已知“甲、乙、丙至少有一人参加活动”,以下哪些情况满足条件()
A.甲参加B.乙参加C.丙参加
10.关于逻辑推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B.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C.类比推理是从特殊到特殊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因为所以”是逻辑联结词。()
2.“有的苹果是红色的”和“有的苹果不是红色的”是矛盾关系。()
3.原命题为真,其逆命题一定为真。()
4.“如果a>b,那么a2>b2”是真命题。()
5.逻辑推理中,前提正确结论一定正确。()
6.“所有偶数都能被2整除”是真命题。()
7.“p或q”为真时,“p且q”一定为真。()
8.由“a=b”能推出“a+c=b+c”。()
9.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必有一真一假。()
10.“若a是实数,则a2≥0”是真命题。()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逻辑推理的主要类型。
答案:主要类型有演绎推理(从一般到特殊)、归纳推理(从特殊到一般)、类比推理(从特殊到特殊)。
2.说明矛盾关系的特点。
答案:矛盾关系的特点是两个命题必有一真一假,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如“所有都是”和“有的不是”。
3.“如果a>b,那么a+c>b+c”运用了什么推理规则?
答案:运用了演绎推理规则中的“在不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不等号方向不变”这一规则。
4.如何判断一个语句是否为命题?
答案: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就是命题。如“2+3=6”能判断为假,“三角形内角和180°”能判断为真,它们都是命题。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在生活中,逻辑推理有哪些实际应用?举例说明。
答案:如警察破案,根据线索推理罪犯行踪;医生诊断病情,根据症状推理病因;规划出行,根据交通状况推理最佳路线等。
2.谈谈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之间的关系及真假性联系。
答案: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原命题为真,逆命题和否命题不一定为真,如“对顶角相等”,逆命题“相等的角是对顶角”为假。
3.举例说明逻辑联结词“且”“或”“非”在实际表达中的作用。
答案:“且”表示同时满足,如“今天既下雨且刮风”;“或”表示至少满足一个,如“他喜欢苹果或香蕉”;“非”表示否定,如“他不是学生”。
4.当多个条件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