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期末必刷常考题之极地地区.docx
文件大小:4.32 MB
总页数:25 页
更新时间:2025-06-27
总字数:约1.55万字
文档摘要

第PAGE25页(共NUMPAGES25页)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中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期末必刷常考题之极地地区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24年12月1日,中国气象局正式宣布南极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站开始运行,这标志着我国在全球气象监测领域的重要一步。关于南极地区科考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南极洲的“杀人风”能把科考人员吹跑

②气候最寒冷的大洲,酷寒往往给科考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

③为避免被积雪掩埋,科考站的房屋下面为立柱,房屋通常高出地面1~2米

④平均海拔最高,素有“冰雪高原”之称,积雪、冰隙随时都有可能吞没科考人员

⑤科考站的房屋必须使用防火材料,因为南极洲风大且极度干燥,被称为“白色荒漠”,缺乏淡水资源

⑥南极洲是世界面积最小的大洲,无常住人口,科考人员会遭到熊的袭击

A.①②③⑥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⑥

2.2018年1月,我国宣布依托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与各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如图为我国北极通道路线图,关于我国北极通道路线(大连—鹿特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沿途经过太平洋、北冰洋和大西洋

B.北极地区科学考察都选择在2月

C.沿途经过地区比南极气温低、降水多、风速大

D.北极地区自然资源贫乏,自然环境相对原始

3.我国第5个南极科考站秦岭站已圆满落成。图为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下列关于我国秦岭站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纬度位置最高 B.位于昆仑站的西北部

C.有极昼、极夜现象 D.建站时间选在5~8月

4.海冰是极地研究的重要内容。海冰密集度指海冰面积占海域总面积的比例。图为近30年北冰洋部分海域5月、6月平均海冰密集度分布图。

与5月相比,6月()

A.叶尼塞河河口海冰密集度增大

B.勒拿河河口海冰的融化量增大

C.科雷马河河口海冰融化量减小

D.白令海峡北部的海冰没有变化

5.读两极地区示意图。

下列关于两极地区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长城站位于西半球,在泰山站的西北方向

B.北极地区降水多,是世界最大的淡水资源库

C.南极地区无人定居,北极地区的土著居民是因纽特人

D.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

6.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秦岭站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国南极科考进入了“五朵金花”时代。读南极地区图,关于“五朵金花”,叙述正确的是()

A.长城站的纬度最高 B.全部位于东半球

C.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D.秦岭站临太平洋

7.南极洲是唯一没有人口定居的大洲,主要原因是()

A.气候湿热 B.气候酷寒 C.地形崎岖 D.过度干旱

8.2024年2月7日,中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74°56′S,163°42′E)开站。其建设过程中面临着酷寒、干燥、烈风、强辐射等恶劣环境。中国科考队到秦岭站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次年2月

9.下列有关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气候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极地酷寒、多狂风且降雪丰富

B.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

C.纬度高是影响极地气候的最主要因素

D.两极地区储存了大量的淡水资源

10.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

B.两极地区淡水资源贫乏

C.位于南极点的科考站是中国的黄河站

D.酷寒、狂风、降水丰富是极地地区的气候特征

11.关于两极地区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南极地区矿产资源贫乏

B.北极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资源库

C.两极地区均酷寒,多狂风

D.南北两极地区的“主人”分别是熊和企鹅

12.2024年2月7日,中国南极秦岭站正式开站,该站是我国继长城站、中山站后的第三个南极常年考察站,全年可进行科考,而昆仑站与泰山站仅在当地夏季进行科考工作,属于夏季站。如图为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位置示意图。与夏季站相比,常年站()

A.均濒临太平洋 B.纬度更低

C.无极昼极夜现象 D.位于南温带

二.解答题(共3小题)

13.2024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2月7日中国秦岭站正式开站。秦岭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之后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如图为中国南极科考站分布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五个南极科考站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科考站。

(2)秦岭站将拥有海洋实验室,它观测与研究的大洋是,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时,此时南半球正处于(季节)。

(3)“绿色考察理念贯穿于秦岭站的设计和施工全过程。其中,新能源的使用占比超过了60%,在南极地区可以大规模使用的新能源有。

(4)秦岭站主楼建筑采用架空离地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