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试题预测试卷附完整答案详解【全国通用】.docx
文件大小:33.58 KB
总页数:20 页
更新时间:2025-06-27
总字数:约1.15万字
文档摘要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试题预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80分)

一、单选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下列各项中有关名句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B.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C.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逝,来洗涤旧迹。

D.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名句的正确书写。在文学常识中,名句的准确记忆很重要。C选项中“以时间的流逝,来洗涤旧迹”应为“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A、B、D选项书写无误,所以这道题应选C。

2、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________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________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________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________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填在上文横线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田田阵阵密密默默

B.层层缕缕紧紧脉脉

C.田田缕缕密密脉脉

D.层层阵阵紧紧默默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符合语境;“缕缕”形容清香若有若无,比“阵阵”更细腻;“密密”突出叶子挨得紧;“脉脉”形容流水含情,更有意境。综合来看,C选项的词语能更准确地描绘出荷塘的景色特点。

3、根据原文选择正确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

A.烟波江上使人愁

B.将登太行雪满山

C.愁云惨淡万里凝

D.病树前头万木春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诗句的记忆与理解。在古诗中,“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连贯的表达,描绘了诗人前行道路的艰难险阻。A选项“烟波江上使人愁”与本题无关;C选项“愁云惨淡万里凝”意境不符;D选项“病树前头万木春”也不符合上下文。所以应选B选项。

4、小明同学搜集到关于龙门石窟的一段文字,不小心把语序搞乱了,同学们帮他排列,有以下几种结果,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

①石窟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

②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

③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④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

⑤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

⑥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A.④①③②⑤⑥

B.③⑥④②①⑤

C.④②⑤①⑥③

D.③②⑥①⑤④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龙门石窟相关信息的语序排列。首先,④介绍龙门石窟的总体情况,应为首句。②点明开凿时间,⑤承接时间讲述后续营造情况,①描述窟龛等具体数量,⑥列举书法碑刻,③总结其艺术贡献。按照这样的逻辑,C选项④②⑤①⑥③的语序最为恰当。

5、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锻炼、竣工、痴心妄想、无耻谰言

B.浮躁、催促、名列前茅、不卑不亢

C.题纲、溶恰、一枕黄梁、陪礼道歉

D.赝品、缔造、墨守成规、鞭辟入里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词语正确写法的掌握。在汉字书写中,“提纲”而非“题纲”,“融洽”而非“溶恰”,“一枕黄粱”而非“一枕黄梁”,“赔礼道歉”而非“陪礼道歉”。C选项中的这几个词都存在错别字,A、B、D选项中的词语书写均正确。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范进中举》作者是清代吴敬梓;《三顾茅庐》选自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红楼梦》作者是清代曹雪芹,该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

B.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落英”代指落花,以“桑梓”代指家乡,以“布衣”代指平民,以“汗青”代指史册,以“巾帼”代指女子,以“蛾眉”代指男子。

C.《孟子》是“四书”之一,儒家经典著作;《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整理编辑的国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