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2024-2025高二下学期名校考试题
山东师大附年高二下期中考试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五①
杜甫
锦官城西生事微,乌皮几②在还思归。
昔去为忧乱兵入,今来已恐邻人非。
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息机③。
共说总戎云鸟阵④,不妨游子芰荷衣。
【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4年。杜甫于760年在成都营建草堂。762年,严武入朝,杜甫送行至绵州。其后,成都发生兵乱,杜甫流亡至梓州。764年,严武封郑国公、拜剑南节度使,再次镇守成都。②乌皮几:包着黑皮的小桌。③息机:熄灭用世之心。④总戎:主帅。云鸟阵:一种作战的阵法。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在成都生计微薄,感慨世事艰难,借“乌皮几”表达了自己的思归之情。
B.诗人昔日离开成都,担忧乱兵入城骚扰,如今担心邻人受战争波及,物是人非。
C.诗人借众人的评价,从侧面称赞严郑公的军事才能,语言得体而蕴藉有味。
D.末句化用《离骚》典故,借“芰荷衣”显示了杜甫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
16.杜甫的诗内涵深刻而丰富,往往一联就有多重意蕴。此诗“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息机”一联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这一联有哪些内涵。(6分)
【答案】15.D(D项“借芰荷衣显示杜甫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错,这里的“芰荷衣”应指隐者衣,表达了诗人在战乱中只求能安稳活着,“甘息机”的心态。)
16.①对战乱的痛恨,对国家、百姓命运的担忧;(对应“侧身天地更怀古”)②不求仕途的无奈和壮志难酬的隐痛。(对应“回首风尘甘息机”)
陕西省西安市2024-2025学年度高二下期中考试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诗,完成15-16题。
同陈留崔司户早春宴蓬池
高适
同官载酒出郊圻,晴日东驰雁北飞。
隔岸春云邀翰墨,傍檐垂柳报芳菲。
池边转觉虚无尽,台上偏宜酩酊归。
州县徒劳那可度,后时连骑莫相违。
15.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了诗人与同僚带着酒到郊外游玩,既点明事件,又照应了标题中的“早春”二字。
B.颔联“邀”“报”运用拟人手法,将春云、垂柳人格化,营造出了一种优美欢快的意境。
C.颈联“池边”句写出了池水空旷浩渺之感,这种虚空之境让诗人的心境也变得空明澄澈。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对州县官职生活无奈和感慨以及对未来与友人并肩同行的期许。
16.你认为诗人为何会“酩酊归”?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15.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艺术特色的赏析的能力。
C.“池水的空旷浩渺”错误,池水面积不可能很大,不会有空旷浩渺之感;“这种虚空之境让诗人的心境也变得空明澄澈”错误,此处应是指诗人与同僚内心虚空,乃是愁情,所以后面会醉酒而归。故选C。
16.①春日美景陶醉:晴日雁飞、春云垂柳等美景,诗人借酒抒发喜爱陶醉之情。
②与友人同游欢乐:与同僚同游宴饮,情谊深厚,氛围欢乐,因而畅饮至醉
③暂时解脱官场:州县为官生活无奈,宴饮时光让其暂脱束缚烦恼,借酒沉醉解脱。
四川省绵阳中学高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赠怀素草书歌(节选)??
李白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忧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诗题和诗句来看,本诗属于诗中的歌行体,篇幅、声律、韵脚都比较自由。
B.本诗刻画了怀素酒后运笔挥洒时激情奔涌、痛快淋漓、狂放疾书的形象。
C.诗中作者既是写自己的观感,又是描摹怀素书法的神韵,二者水乳交融。
D.最后两句写湖南七郡虽人口不多,但家家都请怀素题字,表明其造诣非凡。
16.南宋诗论家刘克庄高度评价本诗,说:“自有草书以来,未有能形容此妙者。”但也有学者怀疑本诗并非李白所作。请你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本诗与李白诗作的相似之处。(6分)
15.D(D.“最后两句写湖南七郡虽人口不多,但家家都请怀素题字”错误。最后两句的意思是:“湖南七郡多少名门大家,哪家的屏风和粉壁没有珍藏你的笔墨?”可见这里限于名门大家,而非“家家”,选项扩大了范围。)??
16.①运用大胆的夸张、新奇的比喻等修辞手法来刻画形象,表现自己强烈的感情。
②善于借助联想和想象来描摹事物,抒发情感。
③喜欢直抒胸臆,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
(每点2分,共6分)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