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中华,星汉灿烂,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诗歌作为优秀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备受传颂。李白作为唐诗的优秀代表被后世奉为诗仙,他的诗流传千古、意境悠远。他一直是笔者景仰之人物,他的诗可堪我国古代诗歌的顶峰之作。雄浑豪迈、飘逸洒脱、意境悠长,读之浩然正气猛增。现在,当我们站在时代的高度重新审视李白,会发现其对我们依然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对此,笔者将针对“李白诗歌的浪漫特质”进行研究,继而探究总结李白之思想精神,以作品观其人,感受他那“入世出世”之精神向往。
绪论
李白是我国古代最为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不仅在唐代引起轰动,甚至在当今时代其艺术魅力、传颂热情依旧蓬勃而有力。君不见小学课本、中学课本、大学课本中都有着众多李白之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篇佳句。杜甫曾夸耀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贺知章也说他“真乃诗中仙人也”,足可见其诗歌之艺术成就之高。
李白之诗的最大特色就是极具浪漫主义色彩,他的诗清新飘逸、豪迈洒脱、旷达自然、雄浑壮阔、不拘一格。他一生写下了一千多首诗歌,现存九百多首,几乎首首都是经典之作,其中最为著名有《梦游天姥吟留别》、《将敬酒》、《蜀道难》、《早发白帝城》、《静夜思》等。李白遍游山水、热爱祖国的名山大川,一生仕途失意、纵情自然,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天长诗人。
一、李白诗歌浪漫特质的成因
李白诗歌之所以表现出极大的浪漫主义特质,是与其特定的生存环境、时代特色、身世经历、个人性格、人格魅力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时代风尚的影响
纵观李白的一生,他主要生活在唐玄宗和唐肃宗时期,而这两个时期有着很明显的界限,就是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由于唐玄宗后期的荒淫怠政而转向衰落。李白青年与壮年时代都是生活在国家一统、政治开明、文化繁荣、经济昌盛的时代,那时大唐王朝盛行开放政策,对外交往非常频繁,整个社会都洋溢着盛世积极景况。
在李白具体的诗歌创作方面,无时无刻不在彰显着一种风格:高远博大、意境深远、清新飘逸,充满着积极向上的活力,而这种诗歌特色也是非常明显于其他时代,具有特殊的时代印记。他的诗歌深受大唐雄风、大唐盛风的影响,同时我们读他的诗也能够读出一种“涵天盖地的雄浑之气,千载之下仍能令懦者勇、弱者壮。”比如在《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和《将敬酒》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尽管李白也经常会有惆怅发出,但是他的愁是气派的愁,威严的愁,一点都不做作,比如在《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中就体现出了一种浩然的愁,没有后世的那种做作婉约之愁。
读过李白生平的人都知道,李白一生都在游走,都在遍访名山大川、寄情山水,而他奇特的宫廷遭遇也使得他接触了大唐的各个阶层,这些都有利于他寻找新的素材和感受最真实的社会生活。可以说李白诗风的形成是与这个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年纪轻轻之时也与众多有抱负的仕途之人一样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同时他又有着仗剑走天涯的侠客之风,在那时他是积极入世的。
综上可知,李白之豪放洒脱、清新飘逸的诗风特征是与着这个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读他的诗就能一窥当时的社会风气与精神风貌。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是盛况空前的大唐王朝,孕育了李白这个豪放洒脱、清新飘逸的浪漫主义诗人。同时也是他,用无与伦比的的睿智,将大唐雄风、盛唐豪迈撒播远方。
(二)李白独特身世经历的影响
李白的诗歌特色之所以具有神奇瑰丽、豪放旷达、浪漫洒脱的特点,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李白具有着独特的身世经历使然。
他出生于唐武则天时期,而且不是出生在大唐境内,是在701年的西域地区,而且他的家族在西域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因此可以说他的血脉里有着些许异域血统。李白在西域生活了五年,这五年给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他见识了异族的舞蹈、玻璃美酒夜光杯,也看到了胡人的热情豪迈、瑰丽四射,这些在李白幼小的心灵里深深的扎下了根。
而且李白天性旷达豪迈,他从四川出发,到达了众多名山大川、大唐地域,见识到了许多奇闻异事、山山水水,家族传统和性格特色有关。也正是这种居无定所、四方漂泊的游牧生活,与他根深蒂固的大唐儒家文化相互融合嬗变,才促使了李白豪迈旷达、热爱自然、洒脱不羁的天性。
李白从出生到五岁时,都生活在西域。五岁以后他就随家迁徙到了四川地区,在这里李白的到了很好的教育,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有“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的优异表现,而在《赠张相镐》中又有“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的突出成绩,这些都为他以后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诗歌打下了坚实基础。
纵观中国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唐朝并行的是儒家、道家、佛家三教并行,而且特别钟爱道家学说,这也与唐朝尊奉道家始祖李耳有关,因为唐朝是由李氏所建,他们尊奉李耳为祖先,所以在唐一朝道家都非常兴盛。而在四川地区道家